煉石補天
根據《三皇本紀》記載,水神***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工被祝融打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註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於是煉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也有其他說法。《路史》稱***工氏在太昊氏(伏羲氏)之後作亂,導致洪水為患。女媧氏與***工氏戰鬥,戰勝了***工氏,於是天地平復。
女媧煉石補天之日稱為天穿日,眾說紛紜,華人各地區正月初七、初九、初十、十九、二十、廿壹、廿三、廿五日不定,大致上由正月初七至正月廿五日都有,大致上以正月二十日最通行。也有人說女媧補天,由正月二十日到正月廿三日,補了三日才補成。
盧仝稱:“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補了三日不肯歸婿家。”明代楊慎《詞品》雲:“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今其俗廢久。”
宋代以後,幾乎都在正月二十日。客家人、漳州閩南人稱補天之日為正月二十日。泉州三邑閩南人不過天穿日,在五月五日端午節紀念女媧補天。
擴展資料:
女媧其他傳說:
血緣關系
女媧與伏羲為兄妹關系,母親是華胥氏。古籍多提到華胥氏因為在雷澤踩了大腳印而在成紀生下伏羲。古華胥國在今陜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藍田縣華胥鎮,有華胥溝、女媧谷、煉石臺等相關地名遺存。
女媧與伏羲結合,為最早的婚姻。唐代盧仝在《與馬異結交》詩中寫道:“……女媧本是伏羲婦,恐天怒,煉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補了三日不肯歸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鴉。月裏栽桂養蝦蟆,天公發怒化龍蛇。”
氏族首領
女媧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現在古籍中。唐代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認為,在伏羲氏之後經歷了數個世代,女媧氏便取代伏羲氏成為了氏族聯盟的首領。女媧氏和伏羲氏均為風姓,表明這兩個氏族有***同的母系祖先。
在女媧氏之後成為氏族聯盟首領的是大庭氏。另壹說為神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