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青燈有味散文

青燈有味散文

家中的壁櫃裏,有盞仿古的青燈,那是母親精心收藏的。她時不時要拿出來擦壹擦,撫摸端詳壹番。這盞充滿禪意茶道的油燈,是仿宋代的青燈。陶瓷做的老舊油盞燈,中式風格,具有古典韻味。圓圓的底座,恰似壹朵盛開的蓮花,中間的直桿,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舉手托著壹個圓形的花盤。壹旁是優美彎曲的弧形把手。

母親的這盞青燈是用黑陶制成的,看著古樸雅致,給人沈穩端莊之感。這盞青燈,雖然不及電燈帶給人明亮燦爛,但它卻給母親帶來了無盡的'溫暖和喜悅。

母親小時候,就是在這盞燈下看書學習的。那時,母親住在農村壹間寬大的老房子裏。門窗不大,因為采光不足,屋裏很黯淡。壹到陰天下雨,即使是大白天,昏暗得五步之外就看不清人臉,顯得陰森森的。母親到了入學的年齡,特別需要有盞煤油燈。母親告訴我說:“在解放初期,煤油是很金貴的。平常農村人家,基本不用。偶爾用也十分節省。用燈的時候,要根據情況調節燈的亮度。只有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才把燈光調亮些。湊著這燈光,婦人會在壹旁納鞋底或縫補衣物。為了省錢,經常幾個房間只點壹盞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壹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吃完飯,再把燈端到裏屋用。”

原來,在那個吃不飽飯的艱苦年代,點煤油燈是件奢侈的事情。可姥爺是個開明的人,他知道知識的重要,默默地記在心上。等地裏的糧食剛打出來裝進麻袋,他就趕著牛車,走了壹天壹夜去到城裏賣,用得來的錢,給我的母親買回來了這盞青燈。它帶給母親無數個光明的夜晚,滿足她對知識的渴求。

現在,偶爾停電,我會點起這盞燈,體會壹番母親當年燈下讀書的情景。小小的火苗跳動著,那亮光遠不如白熾燈明亮,光線也就能照亮燈下咫尺的地方。稍遠些便是影影綽綽看不清了。在這樣的光亮下看書,不壹會兒眼睛就開始酸澀。我伸出手掌湊近那小火苗,感覺到掌心裏傳遞的陣陣溫暖。用火柴梗撥弄壹下燈芯,燃盡的黑灰,便飄然落進盛水的底座中。吹上壹口氣,星星點點的余灰浮在水面,便如浮萍般隨風而動,恰似母親的壹生。求學的路上,盡管動蕩漂泊,但她始終癡心不改,後來,光榮地成為壹名為人解除病痛的醫生。

雖然經過漫長的歲月,幾經輾轉搬遷,可這盞青燈始終被母親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來。母親拿出來擦拭的時候,滿臉柔情。手指間那份細致和優雅,渾身散發出來的魅力,是靠知識熏陶出而來的。點亮母親心靈和眼睛的,已不僅僅是那盞青燈,分明是知識的充盈,讓母親整個身心格外明亮。

母親和這盞青燈的故事,大有宋朝詩人陸遊《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中“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的意思。壹盞青燈,承載著歲月的變遷,和壹份不變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