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通史著作成果顯著。
宋代歷史著作眾多,大型通史的編纂和修訂成就顯著。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資同治鑒》和《通誌》。
《資同治鑒》是我國現存第壹部編年體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編撰。司馬光與當時著名的史學家範祖禹、劉舒等共同撰寫此書,歷時19年。全書***294卷,從周威烈二十三年到顯德六年,記錄了戰國到五代1362年的歷史。
《子同治鑒》資料豐富,考證細致。正史之外還有322種雜史,壹件事往往用三四種材料編成,保留了大量史料,比很多正史都要真實。司馬光寫這本書,目的是“以國家興亡為重,以民同甘共苦,以法為善,以惡為戒”。所以這本書用大篇幅記錄了歷代治亂的成敗,很少關註其他方面。
《通誌》是南宋歷史學家鄭樵的代表作,共200卷。這本書最大的貢獻是二十章,這是全書的精華。《二十條》概括了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反映了鄭樵在文化史上的原創精神和壯麗精神。其中宗族、六書、七調、城市、昆蟲、植物都是舊史中省略的。六書講詞,七聲講音,這是鄭樵首創的。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壹部史學著作,由南宋史學家袁術編撰,開辟了史學的新途徑。宋代以前,中國的史書記載無非是編年體和傳記體。編年體以年為經,“數卷後難記結局”,傳記體以人為主,“見數篇後難分主客”,給讀者帶來不便。有鑒於此,袁術將《子同治鑒》改編,分為二百九十三目,每事壹篇,故名《編年史》。
《子鑒簡編》,被朱稱為《通鑒簡編》。朱將《資同治鑒》的內容進行了簡化,編成了壹部簡編。提綱是總結,模仿《春秋》,朱寫的;目的是記敘,仿《左傳》,弟子趙世元所寫。其本意是用《春秋》的筆法“辨名分義,正而正”。該書史料價值雖不高,但開創了大綱體裁,對史書編纂影響很大。
第二,當代史編纂成就顯著。
宋政府設置專門的史家,編纂史書、國史、會議等書籍,都比上壹代更加詳盡。《宋代書本匯編》由清代《永樂大典》編纂而成,原卷2200余卷。該版本共500卷,其中78%的史料在《宋史》中找不到。是研究宋代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種制度演變的重要工具書。宋朝政府設立會議來編纂和修訂這個會議,這在歷史上還是第壹次。
宋代史家撰寫的當代史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以下幾部最為突出。李導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是專門記述北宋九朝歷史事件的。原書已失傳,現存清代本。李導花了四十年時間寫這本書。對進行了詳細的考證,並在正文中附上了同異之處,其體例仿自《同治簡》。南宋思想家葉適稱之為《春秋》之後,當代人寫的第壹部歷史巨著。李新傳的《炎建年誌》是專門研究宋高宗歷史的,這本書是李導“長版”的延續。原書已經丟失,現有系列。李新川還是《建言以來朝野雜記》的作者,該書專門記載了南宋初期的法規制度。名為《雜記》,體例與《會》相同,史料價值很高。許《三朝北盟誌》記載了、欽宗與、金之間的戰爭和關系。該書廣泛收集了當時官方和民間關於宋金關系的評論和記述,並按年、月、日進行了整理。史料很大壹部分來自親歷者和當事人的個人記錄,許記錄原文,使之“見是非,和異共存”其中有很多關於女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甚至民情風俗的記載。
第三,地方誌和書籍。
到了宋代,出現了大量的地方誌,編纂體例也逐漸完善,包括山川、疆域、名勝、官員、編制、賦稅、物產、村落、人物、碑刻、文藝、災害等東西。著名的地方誌有《吳君誌》、《長樂誌》、《新安智》、《解廬》、《林》等。《東京中國夢》、《武林舊事》、《梁之夢》等也是很有價值的地方史著作。國誌包括《太平玉環記》、《元豐九輿誌》、《輿地紀聲》等。
類書是中國古代的分類百科全書。它們的價值主要在於保留了大量失傳的古籍,為後人編纂整理古籍提供了有利條件。
北宋編纂的重要書籍有《太平玉蘭》、《太平廣記》、《辭賦元規》和《文苑華英》,合稱為四大類書,其中《太平玉蘭》和《辭賦元規》的史料價值最高。《太平禦覽》共分55部,4558類,***1000卷,引書2579種,現今僅存十種中的二十三種。因此,自清代以來,編纂者和校勘者都非常重視《太平禦覽》。
第四,金石學的成就
金石學是宋代學者開辟的壹個新的歷史領域。主要金石學著作有北宋歐陽修的《吉谷錄》、呂大臨的《考古圖》、王符的《宣和博古圖》、黃的《碑記跋》。南宋有趙明誠的《金石錄》,洪尊的《全誌》,石紅的《施立》。這些為史書的修訂提供了新的材料。
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後是宋代重視文化的社會風氣,國家對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發達的物質條件的大力支持,對今天文化事業的發展或許有壹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