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知道五嶽的資料

誰知道五嶽的資料

wuyuexk 壹級 | 我的知道 | 消息 | 空間 | 應用 | 退出 我的知道 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為我推薦的提問

知識掌門人

應用 禮物

投票

轉貼

HOHO

照片PK

更多應用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視頻 百科 文庫 幫助 | 設置

百度知道 > 商業/理財 > 保險

五嶽的資料!急求! 懸賞分:5 | 解決時間:2009-2-23 22:12 | 提問者:jmxsxxdsg

隨便什麽只要是關於五嶽的資料都行

最佳答案 [編輯本段]簡介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陜西,海拔2154.9公尺)、北嶽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說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的恒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制。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恒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壹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恒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達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恒山如行,嵩山如臥。早已聞名於世界。

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 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 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

分享給妳的朋友吧:

人人網

新浪微博

開心網

MSN

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527回答時間:2009-2-14 16:31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看愛的妳 | 壹級

擅長領域: 暫未定制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謝謝!

相關內容

2010-4-9 五嶽的資料 2010-3-14 五嶽的資料(要不多不少) 35 2010-4-6 中國五嶽的資料,急 19 2009-3-26 五嶽的資料(越短越好!!) 326 2009-3-19 誰有五嶽的資料?分享壹下 34 更多關於五嶽的資料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五嶽 資料

等待您來回答2回答5誰的彈彈堂玩膩了給我 4399的0回答無極縣新昌泰皮革有限公司1回答5寒假班刊的名字!!!壹定要新穎!!!有詩意!!!我們是三班!!!...0回答10求英語作文,急需,速來!cell0回答104399彈彈堂50服什麽時候開 最好是準確點的,謝謝1回答新昌縣回山鎮宅下丁村的地圖0回答我是大壹的學生,我們寒假做了實踐報告,選出了幾份優秀的,要在晚會...0回答作文 、 以下短文可以使用的話題用在作文上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

其他回答 ***11條

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省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恒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回答者: 柏羚 | 壹級 | 2009-2-15 19:53

南嶽衡山 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恒山 中嶽嵩山 回答者: 妞妞二公主 | 壹級 | 2009-2-16 10:07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陜西,海拔2154.9公尺)、北嶽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說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的恒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制。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恒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 回答者: 19981012wyx | 壹級 | 2009-2-19 17:23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壹,介於江浙兩省之間,有“包孕吳越”之稱。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萬六千頃湖水彌漫,七十二峰島嶼散立,自然風光秀麗雄渾。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太湖,古稱震澤、縣區、五湖,面積2250平方公裏,古稱三萬六千頃。太湖湖岸線長393公裏,東西寬55.9公裏,南北寬68.5公裏。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連同沿湖山峰、半島,號稱“七十二峰”。湖中盛產銀魚、白魚、梅鱭魚和蝦、蟹等水產,周圍土地肥沃,被稱為“魚米之鄉”。

無錫瀕臨太湖北半圜,占有太湖山水組合最美麗的壹角。南屏馬跡、北枕龍山,湖中多島、沿湖多山,山長水闊,以“太湖佳絕處”的美名而著稱。

巢湖,古稱南巢。地處皖中,襟湖帶江,是安徽“金三角”的腹地,素有“東方日內瓦”之譽。

我國第五大淡水湖棗巢湖,方圓800裏,是皖中著名的旅遊勝地。它煙波浩渺,白帆點點,宛如壹只碗夾在長江和淮河之間。湖中央有姑山,姥山兩個島嶼,湖四周有半湯,香泉,湯池,三大溫泉和太湖山,雞籠山,冶父山,天井山四個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仙人,紫薇,王喬,華陽,伯山五大溶洞。這些天然奇觀,點綴著巢湖沿岸,猶如“眾星捧月”,組成了壹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

洪澤湖位於江蘇省洪澤縣西部,發育在淮河中遊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窪地,後瀦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其中以洪澤湖最大,面積2069平方公裏,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古稱破釜塘。

洪澤湖的整個形狀很像壹只昂首展翅欲飛的天鵝。由於洪澤湖發育在沖積平原的窪地上,故湖底淺平,岸坡低緩,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成為壹個懸湖。在治淮以前,洪澤湖汪洋壹片,既無固定湖岸,又無壹定形狀。參照對淮河的治理,對洪澤湖也進行了整治。現在湖區的東部大堤寬50米,全長67公裏,幾乎全用玄武巖的條石砌成。遠遠望去,宛如壹座橫亙在湖邊的水上長城。這條長堤不僅保護著下遊地區的萬頃良田和千百座村鎮,而且攔蓄的豐富水源為航運、發電、灌溉提供了便利。

嶽陽樓下的洞庭湖是遠古時代雲夢澤的遺跡,它的湖面十分寬廣,自古就有“八百裏洞庭”之說,雖然現在它的面積比以前已經小了壹倍,但它仍是全國的第二大湖泊,煙波浩渺、水天壹色,範仲淹稱它“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遊洞庭湖不能錯過三江口,湘江、荊江和洞庭湖壹起在那裏匯入滾滾長江,看了令人心胸開闊。此外,君山島、香爐峰和千畝荷花蕩也很值得壹看。

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兩省,它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酆四水,號稱“八百裏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見其風光之秀麗迷人。其最大的特點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濱的風光極為秀麗,許多景點都是國家級的風景區,如:嶽陽樓、君山、杜甫墓、文廟、龍州書院等名勝古跡。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風景秀麗。它是洞庭湖上的壹個孤島,島上有72個大小山峰,這裏每天有渡輪來往航程大約壹小時。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傳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淚滴在竹上,變成斑竹。後來兩妃死於山上,後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為了紀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為君山了。現有古跡二妃墓、湘妃廟、飛來鐘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羅漢竹、紫竹、毛竹等。這裏每年都舉辦盛大的龍舟節、荷花節和水上運動。 回答者: 617296369 | 二級 | 2009-2-20 14:26

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和中嶽嵩山,其中東嶽嵩山為五嶽之首。 回答者: 金庸小蝦 | 壹級 | 2009-2-22 11:44

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陜西,海拔2154.9公尺)、北嶽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 回答者: 381012583 | 壹級 | 2009-2-22 13:34

五嶽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省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北嶽恒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40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詳細資料/view/3668.htm 回答者: 芭比超級娃娃 | 壹級 | 2009-2-22 19:15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全文翻譯》

我本是楚狂人,唱著鳳歌笑孔丘。手裏拿著綠玉杖,清晨就辭別了黃鶴樓。尋訪五嶽找仙人,不畏路程遠,這壹生就喜歡踏上名山遊。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鬥星旁,九疊雲屏就像是錦幕張,山影在鄱陽湖上映出青黛光。石門在山前開,香爐峰和雙劍峰高聳入雲真雄壯。三疊泉水飛瀉而下,像銀河倒掛壹樣。香爐峰和瀑布遙遙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層層疊起的峰巒直插穹蒼。山色蒼翠,紅霞映朝陽,鳥跡看不見,只有吳天寥廓蒼茫茫。登上高山,滿懷豪情讓目光馳騁在天地間,大江悠悠東去不回還。黃雲湧出,萬裏天色變,九條支流,白波滾滾有如流動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寫出這首《廬山謠》,面對廬山,更使我詩興發。悠閑中,我對著石鏡洗凈塵世心,謝公的行跡早就被蒼苔填沒。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沒有塵世情,三丹和積,可說是學道已初成。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雲裏,手捧著蓮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約好天神會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妳壹同邀遊太清。 回答者: honneyww | 二級 | 2009-2-22 20:34

五嶽名山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有關五嶽的詳細記載,較早見於秦漢時代的古籍《爾雅·釋山》,五嶽皆是古代帝王封禪祭天之處。封禪名山,實際上是古代帝王巡守疆土、炫耀武功的產物。第壹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

其後漢武帝巡遊四方,遍祭五嶽,奠定了五嶽封禪制度的基礎。到漢宣帝時正式頒昭名命名今河南嵩山為中嶽,山東泰山為東嶽,安徽天柱山為南嶽,陜西華山為西嶽,河北恒山(在曲陽西北)為北嶽,形成五嶽同祭的制度。

隋文帝楊堅統壹中國後,則確定今湖南的衡山為南嶽,其後歷代相沿不變。明代又改山西渾源的恒山為北嶽,但因為路遠難行,仍在河北曲陽行望祀遙祭之禮。壹直到清順治十七年,才移祀至山西渾源,最終使流傳至今的五嶽名山成為定制。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說起中國的五嶽名山,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如數家珍。不過,在天涯社區論壇,有人大膽地對這個在漢代就初步確定的“五嶽”說“不”,稱現在的“五嶽”已經不合時宜,呼籲應該選出新的“五嶽”。(見《信息時報》4月25日)

從少林寺“造星”運動,到惡搞紅色經典,再到今日的重選“五嶽名山”,我們看到壹種趨勢正在日漸明顯:文化更新的躁動心理正在蔓延。受到西方“後現代”觀念的強烈影響,人們似乎對解構和顛覆傳統文化興趣濃烈,並且以“啟蒙者”的超拔姿態付諸了行動。可見的事實是,他們確實贏得了為數不少的掌聲。而公眾的掌聲反過來又進壹步加強了他們的聲勢,成為他們繼續下去的源源不斷的動力。

其實,公正的說,以上所提到的文化“肇事者”們——不管是少林寺、央視青歌賽,還是眾網友們,未必就是想把傳統文化掃地出門,他們只是出於“文化更新”的理想和期待,只不過他們顯然太過於急躁,以至於逾越了不應逾越的底線,致使“文化更新的理想”演變成壹場“文化更新的躁動”。

縱觀這種重構傳統文化的思潮,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當事者僅僅從“倫理理性”和“實踐理性”出發,而忽略了文化發展中必不可或缺的“人文理性”(尊重傳統文化的價值和尊嚴)和“思辨精神”(知識、科學精神)。而“人文理性”和“思辨精神”的缺失,勢必會導致文化發展中的“非理性”甚囂塵上:強調意誌、直覺、個體力量,而缺乏對傳統文化應有的溫情與敬意。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當“文化更新”的目標成了壹切的壹切,為達到此目標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之時,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壹場人文災難。

當然,我們還必須看到,重構傳統文化思潮以及千奇百怪的表現形式的發生,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容回避的重大問題。它深植於時代深處,是歷史和現實所醞釀的“文化更新”的象征。時代在發展,相應的,傳統文化必然受到沖擊和挑戰,與其說重構傳統文化思潮的發生是某些人心血來潮的產物,毋寧說是時代演進過程中的必然趨勢。

是的,現在民眾對於“文化更新的期待”更多的表現為浮躁、盲目、甚至不無偏執的情緒,但我們為什麽不能樂觀壹點,把這些看作是文化演進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呢?畢竟每壹種文化的發展都不是壹蹴而就的,都有壹個掙紮和博弈的過程。

美國當代思想家尼布爾對人性與民主有過經典描述:“人有不公正的傾向,民主成為必要;人有公正的傾向,民主成為可能。”應該說,尼布爾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文化:人有傳統的傾向,文化成為必要;人有時代的傾向,文化成為可能。也正像米蘭·昆德拉所說的“要相信小說本身有自己的力量”壹樣,我們也要相信,文化本身有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泥沙俱下的時代,文化自有其生長和調節機制,不管時代怎樣變化,人們如何長袖善舞,好的東西總會保留下來,不好的東西終會被文化所淘汰。 回答者: 飛雪千千 | 壹級 | 2009-2-23 19:26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壹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南嶽區。。

北嶽恒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

人們常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也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嶽獨如飛”的說法。 回答者: 7830823 | 壹級 | 2009-2-23 19:38

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在山東,海拔1,524公尺)、南嶽衡山(在湖南,海拔1,290公尺)、西嶽華山(在陜西,海拔2154.9公尺)、北嶽恒山(在山西,海拔2,017公尺)、中嶽嵩山(在河南,海拔1,440公尺)。古代帝王附會五嶽為群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五嶽」說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的恒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制。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恒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壹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只。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它們是:

東嶽泰山(1532.7米),位於山東泰安市。

西嶽華山(2154.9米),位於陜西華陰市。

南嶽衡山(1300.2米),位於湖南衡陽市。

北嶽恒山(2016.1米),位於山西渾源縣。

中嶽嵩山(1491.7米),位於河南登封市。

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達泰山封禪。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恒山如行,嵩山如臥。早已聞名於世界。

名列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長約200 千米,主峰玉皇頂,高1 524米 。山峰挺拔峻秀, 雄偉壯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

[編輯本段]長久的歷史

古代封建帝王把五嶽看成是神的象征。

“嶽”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嶽”。後來把主管方嶽的官吏與嶽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嶽”。

據道教典範《洞天記》雲:“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嶽無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現了四嶽是無可置疑的。

那時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晉、陜、豫三省範圍,其所封四嶽都在黃河流域。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說,戰國時頗為流行。由於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說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說:“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

中國嶽山稱名始見於《尚書》。

《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嶽,而無五嶽。四嶽山名見於經書者唯有東嶽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樂》始言五嶽,而不言為何山。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所以嵩山為中嶽,其他四嶽各隨其方,四瀆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鹹陽時則五嶽、四瀆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紀。及秦並天下後,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為名山五,即嵩山、恒山、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淮河。”

綜上所述,漢之前五嶽之制因勢而異,各有不同。周建都於豐、鎬,以華山為中嶽: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又以嵩山為中嶽,華山為西嶽。只有東嶽泰山和北嶽恒山自古未變。至漢武帝時,才正式創立五嶽制度,並登禮天柱山封為南嶽。據《漢書·郊祀誌》載,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發詔書,確定以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即天柱山)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隋文帝楊堅統統壹南北朝後,於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詔定湖南湘江之濱的衡山為南嶽,廢霍山為名山。北嶽恒山在漢、唐、宋時,皆在山陽的河北曲陽登禮。至金、元、明、清諸代均建都於北京,曲陽之山在京城之南,與北嶽名稱不符。而恒山主峰天峰嶺位於山陰的山西渾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稱渾源恒為北嶽,但因路途遙遠,祭祀仍在曲陽。直到清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據禮臣的建議,改招北嶽於渾源。 回答者: 亡靈的審判者 | 二級 | 2009-2-23 20:45

轉發到:

wuyuexk壹級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積分商城

(0)條消息等待處理

今天妳做任務了沒?全部任務新秀集訓 +10新手任務之回答篇 +20茁壯成長 +100揚帆起航 +660進入個人中心

來百度推廣保險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知道協議

任務提醒

x關閉 下載百度Hi,答案早知道! 與好友聊天 好友列表 Hi聯系人 創建新會話 系統消息沒有新系統消息。

設置 收到信息播放提示音

不接收陌生人消息

更改在線狀態:

在線 隱身 離線 聊天窗口

下載百度Hi 聊天軟件,體驗更豐富

加為Hi聯系人 發送 默認分組 Hi氣泡熊

請輸入對方帳號 開始會話 按Enter發送按Ctrl+Enter發送

我在百度個人中心 我的空間 我的知道 百科 遊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