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壹些上古相關的歷史,上古歷史中不乏給力的能人男神仙,也不乏這個智慧才智的女神仙,這個時候就有壹些人要問了,呀,這個上古時期最美的女神仙都是誰?也就是拿上古時期的女神仙做壹個排名,那麽這個上古時期的女神仙最美的會是誰?這個問題也挺有意思的,下面我們壹起來分析看看!
其實上古時期的神仙對於美貌這個事情我們並不好去評判,畢竟上古時期的神仙我們並沒有相關的資料記載,只有相關的傳說罷了,所以這個上古時期最美的女神仙也不好選了,但是我們可以從壹個側重點來選,下面我們壹起分析看看吧。
10、女媧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又稱媧皇、女陰,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傳女媧造人,壹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
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壹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9、婦好
婦好,婦是屬性,姓是倒過來的,姓子(古音(zǐ),同子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壹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壹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蔔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蔔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壹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壹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參加並指揮對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戰,著名將領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對巴方作戰中,率領沚?布陣設伏,斷巴方軍退路,待武丁自東面擊潰巴方軍,將其驅入伏地,予以殲滅。是為中國戰爭史上記載最早的伏擊戰。在"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婦好還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蔔之官,為武丁統治集團的重要成員。曾率兵鎮壓奴隸反抗鬥爭。竭心盡力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和特權,深受武丁寵幸,被封於外地,擔負守土、從征的重任。卒於武丁時期。
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墓中的謎團正在不斷發掘之中。
8、娥皇女英
是堯的兩個女兒,她們壹起嫁給了後來的部落首領舜,兩個人之後因為舜死了,傷心欲絕,淚盡而死。
7、螺祖
嫘祖,又名累祖。中國遠古時期人物。為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出生於西陵。
嫘祖生玄囂、昌意二子。玄囂之子蟜極,蟜極之子為五帝之壹的帝嚳;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是五帝之壹的“顓頊帝”。
6、嫦娥
嫦娥,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仙女,“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後來民間把故事進壹步發揮,衍化成多個故事版本。“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據西漢著作《淮南子》中說,是因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從西王母那裏要來的不死藥,就飛進月宮,變成了搗藥的蟾蜍。
在故事衍化中嫦娥演變成了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之壹帝嚳(天帝帝俊)的女兒、羿(大羿、後羿是否同壹人存在爭議)之妻,其美貌非凡。據說“嫦娥”本稱姮娥,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忌諱而改稱嫦娥,又作常娥。在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系,直到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羿之妻。
據說嫦娥與羿開創了壹夫壹妻制的先河,後人為了紀念他們,演繹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民間多有其傳說以及詩詞歌賦流傳。在神話傳說中,嫦娥因偷食羿自西王母處所求得的不死藥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廣寒宮之中。後來道教在其神話中,將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合並為壹人,道教以月為陰之精,尊稱為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月宮太陰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5、女魁
天女女魁,她是黃帝的女兒,她所居住的地方沒有雨的洗禮,正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在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起了大作用。
4、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簡稱玄女,俗稱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陽元女聖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傳授過兵法的女神,後經道教奉為高階女仙與術數神。雖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並不顯赫,但她是壹位深諳軍事韜略,法術神通的正義之神,形象經常出現在中國各類古典小說之中,成為扶助英雄鏟惡除暴的應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發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恭行天律,部領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陰午酉,出沒巖穴,蟠踞山林,窺闞家庭,損傷人命,神威所到,壹切掃除,福佑生人,肅清魔魅。
《雲笈七簽》雲:九天玄女者,黃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九天為幹金之象,性剛好動。九天之方,可以揚兵布陣。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等經書傳世,以教化世人。
3、常曦
月亮神又稱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壹。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
2、羲和
羲和,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太陽女神與制定時歷的女神。
羲和的原始形態來源於遠古神話,在時代的更叠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變成“日禦”,在後來的不斷演化發展中,羲和又作為太陽神話、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確地承擔了文化的功能載體,並集中表現在古詩詞文化環境中的運用上。
中國部分學者認為:羲和、常儀是同為壹人,“羲和、常羲,亦同壹人名,同壹故事之變也”。 因此,羲和也是壹位日月女神。
1、西王母
王母娘娘,又稱:太華西真萬炁祖母元君、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靈聖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稱為“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 瑤池大聖西王金母 無上清靈元君 統禦群仙大天尊”。《枕中書》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是中國神話中掌管不死藥、罰惡、預警災厲的長生女神。壹部分學者認為西王母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神話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陰氣、修仙的女神,對應男仙之首東王公。是生育萬物的創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師。
晚期多將西王母奉為婚姻、生育、保護婦女的女神,並大量在民間傳說、小說戲曲中出現。
許多古籍及傳說中都有關於西王母的記載。商代的《歸藏》對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擁有不死神藥。《竹書紀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壹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經》中的形象則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狌,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墉城集仙錄》則稱虎身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