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盆栽紅楓葉的圖片及養殖

盆栽紅楓葉的圖片及養殖

下面材料僅供參考:

紅楓

紅楓是雞爪楓的變種,品種較多,是壹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植物。其葉形優美,呈掌狀5-7裂,紅色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樹姿輕盈瀟灑,因而廣為栽培。

紅楓性喜陽光,怕烈日和西曬,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稍耐早;不耐水澇,適生於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紅楓為名貴的觀葉樹木,故常作盆栽欣賞。盆栽時可用園土、腐葉土各2份,加1份砂配置成培養土。紅楓宜在2-3月移栽,生長季節移栽要摘葉並帶土球。日常澆水要做到間幹問濕,防止過幹或過濕,夏季雨水多須防止盆中漬水。生長期可酌情施肥,盆栽壹般每年施肥2-3次,若施肥過多,則發枝多生長快,易使樹盆比例失調。春秋可接受全日照,入夏後要移至半陰處,避免中午烈日直射,幹燥高溫時要適當噴水降溫增濕。紅楓在高溫、幹燥、烈日照射、盆土過幹 、積水、空氣汙染等環境中都會造成葉尖焦枯或卷葉。

繁殖

紅楓播種變異大,主要用嫁接和扡插繁殖。嫁接繁殖宜用2-4年生的雞爪槭實生苗作砧木,切接宜在3-4月進行,砧木高度可根據需要確定;靠接在5-6月梅雨季節進行,秋季落葉後切離,這種方法僅用於少數珍貴的品種。芽接應用最為普遍,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和秋後8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最佳時間。初夏是枝條生長旺期,利用紅楓當年生向陽健壯短枝上的飽滿芽,帶1厘米長葉柄作接芽。接後溫度漸高,雖接後有塑料帶綁紮,但芽與葉柄仍暴露在外,加之紅楓皮層較薄,接芽又小,因此在按後應定期噴霧保濕,以提高成活率。秋後芽接,方法基本相同。接好壹周後,若葉柄壹觸即落,就說明已成活,否則要補接。

紅楓也可用扡插繁殖。持別在制作小型盆景或盆栽時最好用此法。扡插壹般在6-7月梅雨時期進行。選當年生壯校長20厘米左右作插條,速蘸1000ppm萘乙酸粉劑,扡入砋石或珍珠巖與塘泥各半的基質中。以後註意遮蔭;噴水保濕,大約1個月後可陸續生根。如有全光噴霧的條件,選用2年生的枝條也能生根,且成活率高。移植後,要進行遮蔭,半月後可逐步接受陽光,並要加強水肥管理。

怎祥使紅楓在國慶時節重現紅葉

紅楓多數品種在新葉期為紅色,入夏漸變為綠色,霜後又轉為紅色。為了使紅楓在國慶前後提前呈紅葉,可采用摘葉的方法進行催紅,強迫萌發新葉.具體方是:在8月中旬將植株上所有葉片連同葉柄全部摘除。放在陽光充足處,追隨1-2次糞肥,且每天澆1次水,保持盆土濕潤,同時適當向枝條上噴水。大約半個月後,腋芽就會陸續萌發,綻出小的紅葉,9月下旬整葉片發育成熟,整樹紅葉,正好在國慶時欣賞。

日本紅楓

日本紅楓 [槭樹科] [槭樹屬]

別 名:日本紅絲帶 拉丁名: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

產地分布:

從日本、韓國到中國。

形態特征:

掌狀5-7深裂,卵狀披針形,此品種在春、夏、秋三季葉片均為紅色,尤其春秋;季節葉色為鮮紅色,仲夏葉片變為棕紅色。被譽為"四季火焰楓"。冬季葉片落盡後,它奇特極富觀賞性的枝幹仍然為冬季園林增添壹景。

生長習性:

適合與寒冷氣候,喜營養豐富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土。

園林用途:

園林造景,庭院綠化。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