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孫子和孫武

孫子和孫武

孫子,名武,漢族。字長卿。孫武,後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另壹說為惠民縣)人。出生於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齊國樂安(今山東廣饒,另壹說為惠民縣),生卒年代不詳,大約與儒學創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屬於同時代而略晚。

孫子是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後裔。孫武的祖先叫媯完被周朝天子冊封為陳國國君(陳國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壹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後來由於陳國內部發生政變,孫武的直系遠祖媯完便攜家帶口,逃到齊國,投奔齊桓公。齊桓公早就了解陳公子媯完年輕有為,任命他為負責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媯完在齊國定居以後,由姓媯改姓田,故他又被稱為田完。他的祖先原是陳國的公子--陳完。公元前672年,陳國發生內亂,陳完便逃奔至齊國避難,改稱為田完。田完的第五世孫田書(即孫子的祖父)曾經是齊國大夫,在攻打莒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戰攻,齊景公便把樂安封給了田書,同時還賜“孫”為姓,以表示對田書嘉獎。公元前532年,齊國發生內亂,孫子便離開齊國,到了南方的吳國,在吳國的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過起了隱居生活,潛心研究兵法。在吳國,孫子結識了伍子胥。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在諸侯爭霸中,南方新興的吳國國君闔閭,為圖霸業,欲攻打楚國,但是,壹時難以選出合適的將領。伍子胥常與吳王論兵,他曾向吳王推薦說:孫子“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誠得此任為將,雖天下莫敵,何論楚哉!”經過伍子胥七次向吳王推薦,吳王便讓伍子胥拜請孫子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