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82年,我國規模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問世,這部煌煌巨作基本囊括了從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文、史、哲、理、農、醫等學科的重要古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幹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清高宗幹隆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收錄3462種圖書,***計79338卷(非常於《永樂大典》的3.5倍?),36000余冊,約八億字?。
幹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稿完成,幹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3]?幹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幹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壹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幹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匯編在壹起,名曰《四庫全書》。這樣,由《永樂大典》的輯佚便引出了編纂《四庫全書》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四庫全書》的直接原因。
幹隆帝為了存放《四庫全書》效仿著名的藏書樓“天壹閣”的建築建造了南北七閣。幹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壹部《四庫全書》終於抄寫完畢並裝潢進呈。接著又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貯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北四閣”。?[1]?從幹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幹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貯江南文宗閣,文匯閣和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南三閣”。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七閣之書都鈐有璽印,如文淵閣藏本冊首鈐“文淵閣寶”朱文方印,卷尾鈐“幹隆禦覽之寶”朱文方印。
為了保存這批精典文獻,由皇帝“禦批監制”,從全國征集3800多文人學士,集中在京城,歷時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書七部,連同底本,***八部。建閣深藏,世人難得壹見。雖然由數千人抄寫,但字體風格端莊規範,筆筆不茍,如出壹人。所以,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賞價值。後幾經戰亂,損毀過半,更使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為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四庫全書》容括了我國大量的圖書並系統地加以整理、抄寫和保存,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結芯片,對後世文明影響深遠;但同時,它也是幹隆滿足野心的產物,它的出現直接造成了當時民間文化的衰落,使眾多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使人民思想被牢牢禁錮,朝廷的擅自修改則使無數典籍的真實性欠佳,禁毀書目又使我國喪失了大量珍貴的文化典籍,這壹切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壹場大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