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
今天的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仍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跡地,年遊客量達百萬余人次
武侯祠(漢昭烈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壹級博物館。
武侯祠(漢昭烈廟)位於成都市武侯區,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壹的壹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壹級博物館。成都武侯祠現占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跡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以及錦裏民俗區(錦裏)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