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恒怎麽讀什麽意思

恒怎麽讀什麽意思

恒讀音和意思如下:

恒的讀音:héng、gèng。

恒的意思: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

恒(拼音:héng、gèng),漢語壹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此字古字形寫作“亙”,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為上弦月漸趨盈滿的樣子,又通“亙(gèn)”指綿延,延續,讀作gèng。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長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詞;又引申為表示行為動作的經常性,用作副詞。讀héng。

古籍解釋:

卷十三二部 胡登切(héng)。

常也。從心從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恒也①。

,古文恒從月。《詩》②曰:“如月之恒。”胡登切。

註釋①心以句:桂馥《說文解字義證》:“‘施’當為‘旋’。”②《詩》:指《小雅·天保》。《毛傳》:“恒,弦也。”

譯文恒,長久。由心、舟在天地之間上下往返會意。思念之心靠舟運轉,經久不衰。是恒的意思。?,是古文“恒”字。《詩經》說:“像月亮到了上弦的日子”。

說文解字註:

常也。

註:常當作長。古長久字只作長,淺人稍稍分別,乃或借下裙之常為之。故至《集韻》乃有壹曰久也之訓。而篇、韻皆無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時之長與尺寸之長、非有二義。

從心舟在二之間上下。

註:上下猶往復也。

心以舟施。恒也。

註:謂往復遙遠,而心以舟運旋,歷久不變,恒之意也。宙下曰:舟車所極復也。此說會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壹字,非。

古文恒。從月。

註:此篆轉寫訛舛,既雲從月,則左當作緪,不當作夕也。若汗簡則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曉。又按門部之古文閑作?。蓋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恒直是二中月耳。

《詩》曰:“如月之恒”。

註:《小雅·天保》文,此說從月之意。非謂毛詩作緪也。傳曰:恒,弦也。按詩之恒本亦作緪,謂張弦也。月上弦而就盈,於是有恒久之義,故古文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