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劉文典墓屬於哪裏

劉文典墓屬於哪裏

劉文典墓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劉文典墓位於安慶市宜秀區,年代為1995年。

劉文典是安徽大學校長。1928年10月29日,在安慶,劉文典因與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發生紛爭,被暫關省會-局,後押至南京。

魯迅以“佩韋”筆名發表《知難行難》(1931年12月11日《十字街頭》第壹期),說“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教授,因為不稱‘主席’而關了好多天,好容易才交保出外”文末特別加有註釋:劉文典,1928年11月,他因安徽大學-被蔣介石召見時,稱蔣為“先生”而不稱“主席”,被蔣以“治學不嚴”為借口,當場拘押,同年十二月獲釋。

周作人後來寫《北京大學感舊錄》,也專門提到劉文典“北伐成功後曾在蕪湖(誤,應為安慶),不知何故觸怒蔣介石,被拘數日,時人以此重之。”劉文典對安慶老家始終充滿思念之情。“故國飄零事已非,江山蕭瑟意多違。鄉關烽火音書斷,秘閣雲煙典籍微。豈有文章千載事,更無消息幾時歸。蘭成允抱離群恨,獨立蒼茫看落暉。”1938年夏,安慶淪陷,時在西南聯大任教的劉文典,題詩《有感》,表達了內心的牽掛。“胡騎滿城天地閉,風塵傾洞鼠要荒。三邊鼓角聲猶壯,千載文章誌未償。新夢迷離思舊夢,故鄉淪落況他鄉。觚_回首知何許,萬裏秋山路正長。”抗戰8年,這種思鄉之情,壹直將他深深纏繞。1958年劉文典病逝於昆明,後家人遵循他的遺願,將其骨灰,遷葬於安慶城郊。

劉文典墓地離安慶大學(籌)校區不遠,在宜秀區大龍山鎮燎原社區,壹個叫“高家山”又俗稱“和尚墓”的地方。民國時,此地地名“車津崗”,屬懷寧總鋪。

每天,都有安慶大學(籌)的學生過來,拜謁他們的老校長。《新安晚報》章玉政有《狂人劉文典》,讀過壹些章節,很喜歡,相比於其它傳記文學,它的成功之處,是寫出了劉文典“狂”的精神。2010安徽文學評獎,《狂人劉文典》只獲得了二等獎,實在是低了壹點。

2012年,劉文典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以墓廊外為基點,東、西、北各5米,南1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東、南、西、北各20米。

劉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原籍安徽懷寧。現代傑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與研究莊子的專家。原名文聰,字叔雅,筆名劉天民。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國立安徽大學校長、清華大學國文系主任。1938年至昆明,先後在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任教。終生從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學研究和教學。所講授課程,從先秦到兩漢,從唐、宋、元、明、清到近現代,從希臘、印度、德國到日本,古劉文典詳細信息++

大龍山鎮:大龍山鎮座落在安慶市北郊集賢關,緊接安慶市民航機場和鐵路貨運站,以大龍山而得名。是安慶通往西北轄縣(市)的第壹鎮,皖西南通江入海的咽喉要地。大龍山介於東經116°58′~117°01′,北緯30°35′~30°38′之間,南抵山口鄉,西懷月山鎮毗連,北與五橫鄉接壤,東北與大龍山風景區為鄰。距合肥市178公裏,距安慶市10公裏,距懷寧縣城2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