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壹直以“太深了”,“難懂”之類的借口不看魯迅等文學大師的作品,從未想過要借以閱覽壹番。當我們今天學到《少年閏土》這壹課的時候,陳老師把魯迅的原小說《故鄉》讀了壹遍。這使我們感觸頗深。如果單單只是《少年閏土》的話,恐怕我們還只能理解到魯迅和他的夥伴不及閏土見多識廣這壹方面,可是當聽了《故鄉》全文之後,魯迅想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也能理解七八分了。
閏土當之無愧是重點人物。20年的轉變,使得他從壹個勇敢機智、見多識廣的小男孩成為壹個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麽使他的改變如此之大呢?是貧窮?還是……這是我們所不能得知的。但是從魯迅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知道,在魯迅的心裏,閏土壹直是壹個勇猛聰明活潑的人,要不然不會壹提到閏土就會想起他在刺猹的場面。可是,當閏土與魯迅說話的時候,第壹個詞竟然是“老爺”。我相信當時魯迅的內心震動肯定是很大的,他也許料想過千百種交談方式,但是肯定惟獨沒有料到這種。按照封建社會的標準來說,閏土是應該叫魯迅老爺,但是,從20年前的迅哥兒到20年後的老爺,跨度是不是太大了壹點?閏土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都留下了滄桑的痕跡。但是,容貌的改變並不是他最大的改變,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心理上的改變。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把魯迅當成迅哥兒的,但是當時的社會不允許;也許,他的心裏還是想和魯迅壹起玩耍,但是他知道,他和魯迅之間還有主仆關系。壹聲“老爺”又包含了閏土多少的感情?是懦弱?是卑怯?還是因為久久不見不熟識的陌生?這,也許只有閏土知道了。不知看過《故鄉》的朋友們註意過沒有,雖然楊二嫂是壹個配角,但是她也是其中壹個改變很大的人物。20年前,她曾經有豆腐西施的美名,可是在20年後,她的樣子簡直讓魯迅認不出來了。對於她的樣子,魯迅只找到了壹個形容詞——“圓規”。如果單純是外貌上的改變也就算了,楊二嫂成為現在這副“醜模樣”也是因為她的內心在漸漸地改變。她去魯迅家的時候,居然提出了要壹些舊家具的要求,被他拒絕後大放厥詞,說什麽“越富越壹毫不肯放松,壹毫不肯放松便越有錢”。如此尖銳的語句,簡直不像是壹個“西施”所能說出的話,倒像是壹個混著菜味和尖酸刻薄話的中年婦女。不僅如此,楊二嫂離開的時候,還拿了魯迅母親的壹副手套。如此種種,此人的改變也是巨大的。
《故鄉》中,魯迅不僅點到了家鄉的改變給人壹種惆悵的感覺,更用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證明壹個詞——改變。不論是家鄉的改變還是人物的改變,魯迅的文章總是給人壹種微言大義的感覺,特別是最後壹句:世上本是無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吶喊》讀後感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向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故鄉》中那個見什麽人說什麽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壹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壹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壹切的壹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沈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蘇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歷史,從封建社會走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向***產主義社會而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經過了幾代的國家領導,才走來來的,我們要繼續努力,為***產主義而奮鬥!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為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吧! 不要扼殺兒童的天性。
孔乙己》讀後感
讀過那麽多的文學作品,《吶喊》文集卻讓人讀過後蕩氣回腸,久久不能忘懷。 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幾千年來抹殺了多少有識之士,磨去多少個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無數條沒有思想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為了那四書五經竭盡了壹生所能;多少英雄豪傑為了功名盡折腰。《孔乙己》是繼《狂入日記》後第二篇評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窮因潦倒,被人們作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也當起“梁上君子”,最終,死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幸免於難,這是多麽諷刺!
孔乙己的人生本來就是壹場悲劇,他出生在壹個特殊的年代,有著特殊的經歷,他受著科舉制度的殘害,在他的心中考上科舉是他壹生的追求,在我們看來這是再幼稚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那時候,這卻是人們想要得到榮華富貴的必經之路,孔乙己自認為自己有點文化基礎,與其他的勞動苦工不同,以此來偽裝自己,顯示出壹副不上不下、與眾不同的“姿態”。但只有在酒店中他才能覺得自己高人壹等,因為平常他都是替別人抄書,跟比自己有錢有勢的人在壹起,所以只有到魯鎮的酒店裏去他才能感到滿足,得到壹種虛榮心的滿足。
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通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文章截取孔乙己壹生中的壹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通過小夥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後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寫。簡簡單單的故事情節依據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表現出極其深刻的主題。
《藥》讀後感
假期中適當地讀壹點魯迅的文章並無壞處,至少可以培養壹種民族精神,或者壹股戰鬥力。走馬觀花地瀏覽了壹下,最終還是選定了《藥》,壹部百讀不厭的作品。
整部作品裏面彌漫著詭異的氣氛,讓人不寒而栗。小栓因為得了絕癥所以要吃人血饅頭,恰逢壹個革命誌士夏瑜被處決。小栓吃到了人血饅頭,可是還是死了。同樣的下場,小栓的墓上只有荒草野花,夏瑜的墓上卻有壹個美麗的花圈。
很多人讀過之後,都覺得華小栓他們真是可惡,夏瑜流血犧牲了,他們壹家卻像吸血鬼壹樣絞盡腦汁地想去吃他的血。這種近乎變態的思想不禁讓人作嘔,可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想呢?
他們不過是清貧的老百姓,有血有肉的人。可是不幸的是小栓得了病,這對全家都是個災難性的打擊。身為人父,老栓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小栓就這麽死去,當然要想盡壹切辦法去救他。他是實在走投無路了,只能選擇人血饅頭這壹迷信的方法。他去給人家送錢的時候,懷揣的那幾塊大洋,可是飽含著心血和體溫呀!這是救命的錢!這對於這其中的辛酸、無奈、痛苦,又有誰能了解?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怎能不瘋狂?怎麽還能理智!
結局也在情理之中。
華小栓死了。
夏瑜死了。
華夏,也要死了吧。
這句話在當時並不是玩笑之言。
那個時候的人們愚昧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社會環境也黑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革命誌士壹個接壹個地犧牲了,人們卻絲毫沒有什麽改變。這樣的華夏,這樣的中國,還有什麽生路可言麽!
如果問秋瑾的犧牲換來了什麽,那麽我覺得,我們換來了《藥》。魯迅先生用超凡之筆寫出了《藥》,這味《藥》太震撼了。
可是,能被醫好的人有多少呢?又有多少的人病入膏肓仍不知其病理呢?恐怕,這之間的差距沒有人知曉。那些革命者太孤寂了,太悲哀了。他們為了群眾去犧牲,卻落得這麽慘痛的下場。群眾因為愚昧,竟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
太悲哀了。
倘若人們覺醒,那麽華夏必將復興,歷史也驗證了這壹點。
希望在歷史的警戒下,所有人都絕不要再變回那個時代的怪物。
絕不。
《祝福》 讀後感
沁涼如水的夜風如鬼魅壹般劃過城市的夜空,悄無聲息,卻驚醒了我沈睡的夢。迷惑懵懂的心還藏著昨日的憂緒與愁絲。壹團壹團,剪不斷,理還亂。
讀完魯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種壓抑是說不出來的。在我這個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紀,我常常會不由得讀別人的故事哭自己。擔這次,我卻是壓抑得落不下淚來。
只是,突然好想打開窗,讓呼吸更順暢些。
祥林嫂,這個悲劇的化身,歷盡了塵世間所有的痛苦,帶著滿心的屈辱與傷害,終是離開了我們。為什麽說是“終”?她的死,是偶然中的壹個必然。即便她沒有尋死的意願,即便她還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還是會被社會中那只無情的,黑暗的手所殺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終是死於何種原因,我只能揣測,她在閉上眼的最後壹刻應該是沒有忘記微笑罷。祥林嫂在生活中受盡苦難,歷盡嘲諷,在封建禮教冷血的獰笑中步履艱難地走著。這時候,死亡對她來說,已不再是恐懼。在現實的痛楚裏,死對她來說更像是壹種解脫。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兒美麗的微笑了。當歲月的蹉跎將兩鬢白霜吹進她的發,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脫的光點……
時光飛轉,如今已不再是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會了。在當今這個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會主義下,卻還是“隱藏”著許許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現在這個提倡“計劃生育”的時代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個個集三千寵愛於壹身,父母無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長大的我們,卻是有許多悲涼。不可否認,每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愛,但在被關愛的過程中,卻是既享受又害怕。我們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厲害。我們怕自己不夠好,給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們理解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真的理解。我們當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沈浮風景。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到處可見“沈浮風景”。有人浮起來,就必有人沈下去;有人在笑,就會有人哭泣。我們也許真的不是很懼怕失敗,我們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勵的微笑,失去爬起來的信心。關愛,期望,學業,考試,升學……太多太多,壓迫著我們。我們都承受著應試教育給我們的種種壓力。它束縛著我們,就好比束縛著祥林嫂的封建禮教,讓我們身不由己,讓我們意識到競爭的殘酷——妳不去踩別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時,我們卻也在擁護著應試制度,認為那是現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達爾文是對的——“適者生存”。我們都在盡力讓自己適應,適應充滿壓力的生活,適應殘酷的競爭,適應讓自己更強壯與強大。
這裏,我們的悲傷沒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