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疔簡介

五疔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出自《中藏經》卷三·五疔 4.1 白疔 4.2 赤疔 4.3 黑疔 4.3.1 牙齦生疔色黑 4.3.2 耳內生疔 5 出自《外科正宗》卷二·五疔 5.1 火焰疔 5.2 紫燕疔 5.3 白刃疔 5.4 黑靨疔 5.5 黃鼓疔 6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五疔的穴位 2 治療五疔的方劑 3 治療五疔的中成藥 4 古籍中的五疔 1 拼音

wǔ dīng

2 英文參考

five kinds of boils

five kinds of furuncl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五疔為病名[1]。五種疔之總稱。歷代外科學家或各有不同內容之五疔者。

4 出自《中藏經》卷三·五疔

1.出自《中藏經》卷三[1]。所稱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黃疔、黑疔、青疔[1]。認為疔之根在肺者為白疔,其根在心者為赤疔,其根在脾者為黃疔,其根在腎者為黑疔,其根在肝者為青疔[1]。其因皆由喜怒憂思,沖寒冒熱,恣飲醇酒,多嗜高粱厚味,甘肥毒魚酢醬,或 *** 過度之所致[1]。蓄其毒邪,浸漬臟腑,始變為疔[1]。

4.1 白疔

白疔為病名[2]。《外科圖說》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於右鼻。”面疔的壹種[2]。

4.2 赤疔

赤疔即紅絲疔。紅絲疔為病名[3]。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紅線疔、金絲瘡、血絲瘡、紅演疔、血絲疔、紅絲瘡、紅絲血箭疔、紅演兒、紫疥癍[3]。因火毒凝聚或破傷感染所致[3]。多起於手足,生於手,有紅絲入腋;生於足,有紅絲入腹,均屬重證[3]。初起局部紅腫熱痛,繼而起紅絲沿小腿或手臂迅速向上走竄,重者可伴寒熱頭痛,乏力[3]。治宜清熱解毒,內服五味消毒飲加減,並於紅線遠端挑刺放血,再隔寸挑刺令其微出血;或用燈心蘸煙油於紅絲盡頭灸壹壯,再刺疔頭,或用浮萍草嚼爛外敷,亦可於紅絲盡處刺斷,搽離宮錠子[3]。

4.3 黑疔

黑疔為病名[4]。

4.3.1 牙齦生疔色黑

黑疔系指牙齦生疔色黑[4]。多由陽明火毒、或大腸經濕熱熏蒸而成[4]。為疔生於牙縫齦肉上,其色黑,且麻木而癢,或破潰後流膿血,疼痛甚劇,連及腮項[4]。“牙疔牙縫胃火成,大腸濕熱亦可生。腫如粟米連腮痛,若兼麻癢即黑疔。”(《醫宗金鑒》卷六十五)[4]。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可選用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加減,外吹清咽利喉散[4]。

4.3.2 耳內生疔

黑疔系指耳內生疔[4]。多由火毒上炎致疔生於耳內,形如花椒子,根腳深,色黑,疼痛如刺,痛引腮腦[4]。《外科正宗》卷四:“黑疔生於耳竅之內,黑硬腐爛,破流血水,疼及腮顴。”治宜解毒瀉火[4]。可選用五味消毒飲、龍膽瀉肝湯等加減[4]。或服蟾酥丸[4]。

5 出自《外科正宗》卷二·五疔

出自《外科正宗》卷二。命名五疔為:火焰疔、紫燕疔、白刃疔、黑靨疔、黃鼓疔[1]。亦皆與五臟相應[1]。

5.1 火焰疔

火焰疔為病名[5]。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於唇、口及手掌指節間,初生壹點紅黃小皰,癢痛間作,左右肢體麻木,重則寒熱交作,頭暈眼花,心煩發躁,言語昏憒,此屬心經毒火而成[5]。治同疔瘡[5]。

5.2 紫燕疔

紫燕疔為病名[6]。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紫靨疔[6]。多生於足、腰脅、筋骨之間,初生便作紫皰,次日破流血水,甚則目紅,指甲青,舌強神昏,睡語驚惕,此屬肝經毒火而成,治同疔瘡[6]。

5.3 白刃疔

白刃疔為病名[7]。出《外科正宗》卷二。又名肺疔[7]。初生白皰,頂硬根突,破流血水,癢痛兼作[7]。多生鼻孔、兩手,易腐易陷,重則腮損咽焦,咳吐痰涎,鼻掀氣急,此屬肺經毒火而成[7]。治同疔瘡;生於鼻者,治同鼻疔[7]。

5.4 黑靨疔

黑靨疔為病名[8]。出《外科正宗》卷二。其患多生於耳竅、胸腹腰腎偏僻軟肉之間[8]。初生黑癍紫瘡,毒串皮膚,漸攻肌肉,頑硬如疔,痛徹骨髓[8]。重則手足青紫,驚悸沈困,軟陷孔深,目睛透露,此屬腎經毒火而成[8]。治同療瘡[8]。不宜下,須兼滋腎水[8]。

5.5 黃鼓疔

黃鼓疔為病名[9]。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顴、眼胞等處,初起黃皰,光亮明潤,四畔紅色纏繞,麻癢感間作,重則惡心嘔吐,肢體木痛,寒熱交作,煩渴幹噦,此屬脾經毒火而發[9]。治療同疔瘡[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