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荒野意識”的純粹描寫和自然環境的綠色描寫;用深情靈動的文字,清晰復雜的文字,仿佛為西南某個小村莊,或者說那邊香巴拉的特色,寫了壹本自然文學的村誌。
“我想告訴讀者,當妳來到甘孜州色達縣央格鄉尚家兜,妳會發現這裏有美麗的香巴拉。”在後記中,作者說:“傳說香巴拉在中國雪域聖地康巴。”
距離四川省會城市成都600公裏,海拔3500米的上家兜村,壹直保持著“天人合壹”的永恒文化,保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圖景——那就是讓人魂牽夢繞的“香巴拉”。
那邊香巴拉的自然文學寫作,是作者向這片遙遠的雪域聖地致敬的方式。作為當時的自然文學寫作,這本書有九個章節:去神秘的康巴,雲上的村落,遼闊的草原,月下,這世上還有壹個桃源,探訪貧困戶,千年五岔寺,村裏的古木,快樂的收藏家。
由遠及近,由表及裏,從地理、歷史、道路、牧場、住戶、寺廟、森林、年初節日等方面。,用自然文學的隨筆,* * *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借用清代方誌大師章學誠的壹句話,可以說是“及時見文章,如編誌也是事之壹。”
用詩體散文的形式寫壹部地方誌。人們不禁回憶起近百年來中國文學寫作的另壹個遠方:1940年底,現代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問世。那是東北呼蘭河縣的文學編年史。在散文文化的敘事中,小縣城的人們呈現的是平凡而微小的生活必需品,古老的生活呈現的是生命的原始悲涼。茅盾先生評價說:“是壹首敘事詩,是壹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是壹串悲歌。”
作為向遠方致敬的壹種方式,那邊的香巴拉用詩意的筆調為中國西南的壹個無名山村寫了壹本文學村誌。不同的是,那邊的香巴拉畢竟是壹篇自然文學的隨筆,文學與自然的關系總是處處受到質疑和反思。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描寫,呈現宇宙的永恒價值,安頓漂泊的靈魂,滋養迷茫的靈魂,從而升華和凈化作者和讀者的理智和情感。
在“村中古木”壹章中有如下描述:
“這個楊樹林有壹百多棵樹,大部分都有幾百年的樹齡了。”下車時,村長紮西對我說。
……
古老而巨大的白楊樹壹棵接壹棵地出現,像哲人壹樣靜靜地站著,若有所思,滿足於說不出的孤獨,仿佛自古以來就在那裏泛著淡淡的綠色。頭頂的樹冠把高原上的太陽擋在外面,我突然覺得自己進入了壹個深邃涼爽的世界,精神壹片清明。
為自然歌唱,講述地球上的故事,踐行人與自然的溝通;
我覺得高原上的月亮就像壹張慈悲的臉。仁慈的月光,溫柔如水,像露珠灑在大地上。就像是被月光觸摸到的吉祥感覺,我仰望的眼神裏充滿了月亮傾註在我身上的愛。
作為壹名女性作家,曹榮的寫作理解力和表現力充滿了深刻而生動的自然文學話語。除了自然地理的文字,還有當地的人文著述。
在“千年茶塢寺”壹章中,是這樣寫的:
崇尚萬物有靈論的康巴人認為,這裏的每壹座巍峨的山都是聖山,每壹個碧綠的湖都是聖湖,每壹處自然風光,甚至壹草壹花都有生命和靈氣。
萬物平等,萬物有靈,是自然文學的典型表現。人不再是自然的中心,而是自然中的平等者。
雪域聖地的天文、地理、人文自然以自然文學的形式呈現出來:
驀然回首,陽光斜照在塔頂,把老人的身影投射在塔的四周,在金色的光輝中緩緩移動,仿佛蓮花壹步壹步誕生,然後在那個有著藍天的地方,在我的視線裏定格了許久。
在“千年我訪寺”壹章中,自然文學的文筆是寧謐、虔誠、靈光閃現的魔幻;
獨立的世界。好像只有風,只有樹,只有山和寺廟。
我突然覺得自己消失了。
頭頂壹朵雲,腳下壹片草,樹上壹只鳥,是我。紅墻上的壹磚壹瓦就是我。金頂上的金鹿之壹就是我。
這段文字極其虛幻,通靈,幹凈,深情;傳達走進雪域的身心體驗。在描述作為收藏家的地位感的同時,呈現出獨特的詩化風格。
作者作為收藏者,經常采用古今文化、中外文化、漢藏文化中* * *的寫法。在“藍色瑞香狼毒”壹節中:
"它叫狼毒花,也叫烏頭草."我記得讀過壹本書《莎士比亞植物誌》。羅密歐為了朱麗葉而自殺,殺死他的是“烏頭”。
本節為了說明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我們既引用莎士比亞的話,也引用老子的道德經觀念來認識鄉土植物。這種自然史敘述,正如地方編年史家章學誠所說:“文字如石,爐錘之知也。”
這句話豐富了感知和聯想:
想到《瓦爾登湖》,梭羅為什麽要拿著斧頭在遠離塵囂的森林裏建房子?我突然明白了,所有來到森林的人都是“朝聖者”。
作為壹名地方誌收藏者,作者不僅在尚家鬥村的樹林中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感受到了不同國家自然作家的生態意識。
美麗、清澈、寧靜、豐富、和諧。在本書的最後壹章《快樂的收藏家》中,以敘事詩的風格描述了當今的山水畫:
不知道是誰唱了豐收的曲子。男女混合的天籟之聲飛出麥田,回蕩在山谷和山峰之間,像從山洞裏飄出來的白雲,壹朵接壹朵,慢慢飄向清澈的藍天,越來越高,越來越遠...那邊,壹群在麥田裏遊蕩的黑牦牛仰頭盯著兩個鈴鐺。
致敬遠方,不僅僅是為了那片雪域;向遠方致敬,也是對中國近百年經典文學作品的致敬;向遠方致敬是新時代文學寫作的新方式。
那邊的香巴拉是如此的多而靜,薄薄的壹篇自然文學的文字,壹束向遠方致敬的格桑花。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