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汾河沿太行山脈自北向南匯入黃河。
汾河是山西省第壹大河,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裏,養育了山西近41%的人民,滋養著山西大地萬物。
汾河,從北流到南,貫穿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從古到今,汾河哺育了多少三晉兒女,她見證了無數古史今事,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關於汾河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後,《水經註》:“汾水出太原汾陽北管涔山。”
可見,古籍中多有汾河源頭記載,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1992年由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編著的《山西水資源》:汾河“發源於寧武縣東寨鎮的雷鳴寺泉”。
擴展資料:
汾河支流眾多,較大的如瀟河、文峪河、澮河等,其中還包括了許多著名的大泉水,蘭村泉、晉祠泉、洪山泉、郭莊泉、廣勝寺泉、龍子祠泉、古堆泉等。
汾河水利資源豐富,經濟地位重要,在全省***建有8座大型水庫(庫容在1億立方米以上),汾河流域即有3座(汾河水庫、汾河二庫、文峪河水庫),其他中小型水庫、灌區、機電泵站更是星羅棋布。
汾河二庫景區是在原柳林河自然景區的基礎上築壩蓄水後形成的集自然風光加人文景觀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庫區水面長23公裏,現已成為太原市的壹處重要旅遊景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