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末期,封建制度開始瓦解,貴族的統治地位逐漸站不住腳。社會上的階級是混亂的。戰國時期,農奴解放,商人擡頭。此時,所有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制度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人平等自由,形成了壹個大解放的時代。在這場巨變中,壹些聰明人對時局有各種看法和見解;他們都想收拾動蕩的局勢,穩定局勢。有的傾向於守舊,於是起來支持舊文化舊制度,向當代君主和普通民眾陳述自己支持的理由,為舊文化舊制度尋找理論依據。有人起來批判或反對舊的文化和制度;有些人想糾正這些。另壹些人想建立壹種新的文化和制度來取代舊的文化和制度;仍然有人完全反對所有的文化和制度。這些人也各有各的看法,都“各持己見,言之有理。”這是哲學家的學問,大部分可以稱之為哲學。這是壹個思想解放、思想先進的時代,在中國學術史上是不可多得的。

所有的學者都來自專業學者。“士”原本是封建制度中最後壹個貴族等級;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士”成為人才的統稱。當貴族政治沒有崩潰的時候,所有的知識、儀式、享樂等。都掌握在貴族手中,平民無法分享。當時有知識有技能的專家都是貴族獨享,都是官員。貴族政治崩潰後,壹些貴族失去權力,變得壹貧如洗,養不起專家供自己使用。這些專家丟了工作,去了民間,於是以出賣知識技能為生。任何有權有錢的人都可以臨時雇傭他們;起初,他們更多地為貴族服務,但並不局限於壹個貴族。這發展了壹些自由職業;靠這些自由職業謀生的人,逐漸形成了壹個特殊的階層,那就是“農工商”的“學者”。這些“學者”,這些專家,終於打開了當學徒的大門。徒弟越多,聲勢越大,地位越高。他們除了開展自己的專業,還會情不自禁地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去研究當時的文化和制度。有各種各樣的看法和意見。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思考改變世界”1。百家爭鳴就是這樣產生的。

孔子是第壹個打開大門教導和發揚非農業、非工業、非商業和非官方的“學者”階層的人。孔子的名山,他家本來是宋朝的貴族,窮得沒了權,就投奔魯。他使自己成為壹名儒家學者;儒家是教禮的職業,他不過是個“老教師”。他的教學有壹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教學無課”。他招收學生,不論貧富,只要交壹筆可觀的學費;所有接收的學生將被教授閱讀詩歌和書籍等珍貴的古籍,並教授他們禮儀和音樂等課程。這些以前只有貴族才能享受,孔子是普及學問的第壹人。他帶著他的學生周遊世界,說現任君主;這也是以前沒有的。他壹個人開創了講學遊說的風氣,是“學者”階層的鼻祖。他是舊文化舊制度的捍衛者,他就是以這種態度創立了所謂的儒家。所謂舊文化舊制度,主要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認為是周文王和周公創造的。延續文王和周公的事業是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說,“言必信,行必果”3。說的、信的、好的,是周朝的文化和制度。詩、書、禮、樂是周文樺的代表,所以他把它們作為學生的必修課。這些以前都是壹家的遺產,後來各家都講了自己的新理論,沒有講;唯壹談論這壹點的人是那些“只說不做”的儒家。所以詩、書、禮、樂都成了儒家的專屬產物。

孔子是壹個博學多才的人,他的講座多種多樣。他講課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報效國家的人,而不是培養某壹個學者。他教學生讀各種書,學各種作業,更註重人格的培養。他說人要有好的氣質,要有同情心,要能推己及人。這就是所謂的“直”、“仁”、“忠”、“恕”。壹方面,我們要有禮貌,也就是遵守社會規範。永遠問做什麽,而不是有沒有用;唯義不唯利。這樣,人才才配從政報國。孔子的政治理論是“右傾主義”。他認為當時制度的崩潰,階級的混亂,都是因為名不副實。無君之道,無臣之道,無父之道,無子之道,實名不符,天下自然亂。節省時間的方法是“君君,部長,父親,兒子”。正名分封,社會秩序和封建階級就恢復了。他為封建制度找到了理論基礎。這個義也是從《春秋》和古史家的各種書法中總結出來的。他所謂的“有敘述無行動”,其實是以敘述為基礎的,就是把舊的文化和制度理論化,維護那些。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就在這裏。

孔子之後,儒家還產生了孟子和荀子兩位大師。孟子名柯,鄒人;荀子的名字,叫趙。這兩位大師代表了儒家的兩個流派。他們也支持周朝的文化和制度,但進壹步將其理論化和理想化。孟子說人性本善。每個人都有悲憫、羞恥和惡心、無可奈何和是非;這就是仁、義、禮、智的善。只要能擴大,就會變成好人。這些美好的東西,總被稱為“不忍他人之心”。聖王源於“不堪之心”,發展為“不堪之政”。5.那就是“仁政”和“皇權政治”。壹切政治經濟制度都是為人民設計的,君主也是為人民設計的——這已經不是封建制度的精神了。王政的對立面是霸權。霸主的各種生產設施,有時候看起來是為人民服務,實際上不過是達到好名聲、好利潤、好榮譽的手段。荀子說人性本惡。性是生命的本質。這裏面不僅有善端,也有爭寵等惡端。但人有相當的智力和能力,可以逐步提高,學得好;時間久了,就能習慣自然,壹心壹意的努力,就能達到聖人的地步。所以善是人為的。孟子反對功利,但重視功利。他從效用的角度討論了王霸的差異。孟子關註聖王的道德,但他關註聖王的權威。他說,人民誕生之初,壹片混亂;聖王為了明確和爭議,建立了壹個社會國家。禮是社會的秩序和規範,作用是區分清楚;音樂是調和情緒的,它的作用是戰鬥。就這樣,他從功利主義出發,為所有的文化和制度找到了理論基礎。

儒生多為上層社會的無業流民;儒家所支持的體系,所講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層階級所講所行的。也有下層的失業難民,他們曾經是農民和工人,但大多數都成為了戰士。武士是以幫助人們戰鬥為職業的專家。翟墨是壹名武士。墨家創始人生於魯,後在宋從醫,但他的出身可能很卑微。“墨”原意是做奴隸的苦役犯,大概是個綽號。翟是壹個名字。墨家是壹個卑賤的學派,所以也懶得用那個綽號自稱他們的學派。墨家是團體組織,他們的領袖叫“巨人”;墨子大概是第壹個“巨人”。他們不僅是打仗的專家,也是制造戰爭工具的專家。

但墨家不同於其他武士,他們是唯心主義的。雖然他們以幫助人們打仗為生,但他們反對侵略戰爭;他們只幫助被侵略的弱小國家做防禦工作。《墨子》只講防禦的器具和方法,不講進攻的方面。這是他們的“不進攻”主義。他們說,人世間的大害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把別人當成自己人,互相幫助,不僅是利他,也是自私。這就是“兼愛”的教義。墨家講究功利,凡是對國家人民有益的,都認為是有價值的。國家的人民因富裕而受益;凡是能讓人致富的都是有用的,其他的都是無用的或者有害的。他們是老百姓的代言人,所以他們反對周朝的文化和制度。他們鼓吹“儉葬”、“短喪”、“節儉”、“非樂”,與儒家思想相悖。他們說他們是節儉和勤勞的於霞人。他們也相信有神有鬼,能賞善懲惡;這也是下層社會的舊信仰。儒家和墨家其實是保守的;但是壹個保存上層階級的舊,壹個保存下層階級的舊。

根本反對壹切文化和制度的是道家。道教來源於隱士。孔子壹生中遇到過很多“隱士”;他們真的對孔子嗤之以鼻。這些人知識淵博。當他們看到時代太亂,無法挽救的時候,就變得被動,對世界采取冷漠的態度。他們嘲諷孔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6.很難取悅;他們本身就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對什麽免疫。後來有壹個楊朱也是壹流的人,但是他把這種態度理論化了,建立了“為我”的理論。他主張“護壹生,不積事”。給他全世界換他小腿上壹根毛,他也不幹。世界雖大,卻是外物;壹根頭發雖小,卻是自身的壹部分。所謂“美”,就是自然。楊朱所說的,不過是教導人們,生命是自然的,不傷害;“避世”是“護壹生”之道。但是,世界變化無窮,逃避世界不壹定能避免傷害。楊朱的教導在這裏很差。似乎老莊的理論就是從這裏展開的。楊朱真是道教的開創者。

相傳老子姓李名兒,楚國隱士。楚人是南方的新興民族,受周文化影響很少。他們經常有全新的想法。孔子遇到這些隱士似乎不是偶然的,他們都在楚國。莊子本名周,宋人,但思想與楚人相近。老學者認為宇宙事物的變化遵循壹定的公共規律,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事世界。這叫“常”。遵守這些公法,不需要避免傷害,自然就可以避免傷害。所以“知其然者常明”8。事物最大的規律是,物極必反。處理事情的時候,最好從反面入手。“妳要,就要守;想變弱,就要變強;要廢就要鞏固;如果妳想把它拿走,妳必須修好它。9. "如果妳是直截了當的,如果妳是聰明的,如果妳在爭論。"10.這樣,以退為進,就不會有沖突。因為事物的極端是相反的,社會上各種政治制度的實施往往會導致相反的目的。”勞·張子,這裏有很多小偷。"11.治天下都是要有所為,卻吃力不討好。不如排除壹切系統,順應自然,無為而治,不治而治。然後什麽都做了,無藥可救。自然是“道”,是天地萬物生而為人的總原則。物由道生,是道的具體表現。壹個事物產生的原理叫做“德”,意為“得”。所以宇宙萬物都是自然的。這是老學和莊學的根本思想。但莊學比老學走得更遠。他們崇尚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平等。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不均衡是很自然的。壹切都要自然,壹切差異和標準都是不必要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很難教在壹起,只會白白傷害人性。所以聖人不可接受;儒墨無恥12。按照莊的理論,世間萬物皆是對的,世間壹切意見皆是對的;我無所謂,對錯無所謂。甚至死亡和生命都是自然的變化,這是可喜的。如果妳明白了這些,妳就能融入自然,成為“不自滿”的最佳人選。“老莊這兩個學派,在漢代總稱為道家。

莊學中的是非之辨受到了當時“辯士”的影響。“辯士”在漢代被稱為名學者,來源於訴訟律師。鄧是辯士的首領,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訴訟家。另壹位領導人梁向輝也是壹位法律專家。鄧的本事在於他能像講法律壹樣侃侃而談。“對就是錯,對就是錯。13.語言和文字往往模棱兩可;他能分析語言的意義,並用它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釋。這發展了論述者的理論。當時的辯手是惠施和公孫龍。惠施學派說,世界上每壹個單獨的事物都有許多屬性;但這些性質因為比較而顯而易見,所以不是絕對的。任何事物都有相似和不同之處。壹方面,可以說壹切都不壹樣;壹方面,壹切都不同了。異同是相對的,稱為“契約差異”14。

公孫龍,趙人。他的學校不看重個人,看重基本面。他說概念是獨立存在的。比如壹塊又硬又白的石頭,妳看著只是白,其實並不硬;當妳觸摸它的時候,妳只感覺到強烈,卻看不到白色。所以白度和緊實度是分開的。況且世界上有很多白的東西,也有很多硬的東西,有的白但不硬,有的硬但不白。也可以看出,白和堅是分開的,白使東西白,堅使東西堅;雖然這些必須通過具體的事物才能看到,它們確實是獨立存在的,但它們只是潛在的。這個叫白15。這種討論是違背壹般感覺和常識的,所以當時認為是“說得奇怪”、“振振有詞”、“辯之無益”,16。但是這種純理論的興趣在哲學上有它的價值。至於辯士對社會政治的看法,則接近墨家。

儒墨道有個* * *態度,就是做個聲明;都是打著古聖先賢的幌子自重。孔子托付給文王周公,墨子托付給禹,孟子托付給堯舜,老莊托付給堯舜之前的傳奇人物。壹個比壹個大,壹個比壹個大。只有法家可以不相信過去而變得古老。法家來自“魔術師”17。魔術師是政治專家。貴族政治崩潰的結果,壹方面是平民的解放,另壹方面是君主集權。此時,國家的範圍日益擴大,社會的組織日益復雜。人治和禮治不再適用。魔術師創造了壹種新的政治方法來幫助當時的君主組織他們的國家事務,並充當他們的顧問。這就是法治。當時現實政治和各方面的趨勢是變得古舊——尊君權,禁私學,重富人。魔術師支持這壹趨勢,並將其理論化。

其中有三派強調力、術、法,壹切都是韓非子做的。他是朝鮮貴族,學過《荀子》。他采納了荀學、老學、辯士的理論,創立了他家的說法;他說,力、術、法都是“皇器”,缺壹不可。形勢的表現就是賞罰分明,賞罰嚴明,才能使法、術落到實處。因為人性終究是惡的。藝術是君主控制其臣民的技巧。綜合核名就是壹個例子。比如教人做官,要根據官員的職位做出壹些成績;君主可以根據它來考察,看他的名字是否真的能匹配。如果臣下提了建議,君主就讓他去做,看他能不能按他說的去做。名副其實的獎勵或懲罰。法律是規則的準繩。如果明智的主人制定了法律,平庸的主人只要遵守它就可以統治它。君主若能集用法、術、勢於壹身,則可壹次統馭眾民,以靜制動,無為而治。所有的哲學家都談論政治,但他們不專業,而且傾向於唯心主義。只有法家的理論來源於現實政治,是實用的。中國後來的大部分政治都是以法家的理論為主導的。

古代貴族養了禮樂專家,也養了巫術占蔔專家。儀式和音樂最初最大的用途是在哀悼和祭祀中。喪葬、祭祀、儀式和音樂方面的專家也使用巫祝;這兩種人是經常住在壹起的同事。吳竹迷信;禮樂本來就是迷信的。禮樂專家後來成為儒家學者;巫術和占蔔的專家變成了煉金術士。他們很親近,關註的壹些事情也是壹樣的。漢代所謂陰陽家,出自方士。古代星占學講究所謂“天人之際”,認為天人相互影響。戰國末期,甚至有人宣揚這種思想,將其理論化,使之成為壹以貫之的理論。這是陰陽之家。

當時陰陽家的老大是齊燕。他研究了《陰陽報》19,創立了“五德始於終”的理論20。“五德”是五行之德。五行是古老的信仰。閆妍認為五行是五種自然力,即所謂的“德”。每壹種美德都有它自己的盛衰周期。運氣好的時候,天與人都受它支配。當它筋疲力盡而失敗時,它會被另壹種美德贏得並戰勝,另壹種美德就會成功。木勝土,金勝木,火勝金,水勝火,土勝水,所以“始將續”。歷史上的事件都是這些自然力的表現。每個朝代代表壹種美德;朝代在不斷變化,沒有壹個家族的姓氏可以永遠保證。陰陽家也講仁義,但受儒家思想影響。當時儒家也開始受到他們的影響,講周易,做易傳。秦漢時期,儒家思想幾乎與他們融為壹體;西漢學者的經學大多是以陰陽家為基礎的。後來雖然《中國古代經典》掃除了壹些“奇”“怪”的理論21。,陰陽家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拔不出來。

戰國末期,人們逐漸意識到統壹思想的必要性,秦丞相呂不韋是統壹思想的第壹人。他教了很多弟子合寫了壹本書《魯氏春秋》。現在流傳的書,大概都是漢人編的;他們可能編輯了同壹所學校的文章,題為《壹個兒子》。所以都不是系統的作品。《呂春秋》不是;這是第壹本完整的書。呂不韋編著這本書,是因為他想把它分成幾個部分,集合所有的力量,統壹他的思想。他的基調是道家。秦始皇統壹天下,以李斯為丞相,統壹思想。他焚燒書籍,並在世界範圍內禁止收集“100種語言的詩歌和書籍”。但時機尚未成熟,不久秦亡,李斯失敗。所以漢初的哲學家研究還是很繁榮的。

到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模仿呂不韋的智慧,教弟子編撰《淮南子》,也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想統壹思想。但成功的不是他,是董仲舒。董仲舒向武帝建議:“除六經、孔夫子之論外,禁止壹切學派。異端停止了,秩序才能統壹,標準才能明確,人民才能知道自己該走的路。23.武帝采納了他的話。從此帝王以名利主張其儒學,儒學統壹於壹尊;春秋戰國時期,言論思想極端自由的氛圍被消除。此時,壹個前所未有的政治局面被打開,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逐漸凝聚成壹種新秩序,思想逐漸統壹也是壹種自然趨勢。在這個新秩序中,農民仍然占大多數,宗法社會仍然存在,壹些舊的倫理道德和制度仍然適用,只是流行而已。另壹方面,創造新的政治和社會制度,也必須參考舊的制度。這裏必須用儒生。儒家對以前的經典和制度很熟悉,但可以理想化,理論化,讓那些東西變得有條不紊,令人印象深刻。其他國家雖然也有政治社會理論,但沒有具體的方式,就是有,而且不完整,趕不上儒家;在這個建設的時代,自然無法與儒家抗衡。對儒家的排他性尊重也是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