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省通誌和府縣誌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為止),它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
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以後直到整個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壹。16世紀時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書的《鞏縣誌》,稱其為“玉麥”,其後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誌》稱作“番麥”和“西天麥”。
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余省,如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玉米”之名最早見於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在原產地美洲以外,中國是玉米種植最為普及的地區之壹。玉米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擴展資料:
學者壹般認為,古代玉米傳入中國有三條途徑:
1、西北陸路傳入:先由西班牙傳到麥加,再由麥加經中亞細亞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西北地區;
2、西南陸路傳入:先由歐洲傳入印度、緬甸,再傳入中國西南地區(15世紀末葡萄牙人可能將玉米先傳入印度果阿,然後壹路傳入爪哇;另壹路傳入近鄰緬甸,再從緬甸傳入中國)。
3、東南海路傳入:先由歐洲傳入東南亞,經中國商人或葡萄牙人由海路傳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