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訊是什麽時候寫的《狂人日記》呢?

魯訊是什麽時候寫的《狂人日記》呢?

壹、人物簡介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壹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二、作品簡介

主要作品:《仿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中國小說史略》等

短篇作品《狂人日記》,它是中國第壹部現代白話文小說,首發於《新青年》月刊。文中諷刺了中國封建禮教和中國人的陋俗,最終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

中篇作品《阿Q正傳》,它描寫了辛亥革命並未給農村帶來真正的改革,並透過農村中貧窮雇農阿Q的藝術形象,影射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等。

三、人物生平

宣統元年(1909年)8月,歸國,任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和化學教員兼任日本教員鈴木珪壽的植物學翻譯。

宣統二年(1910年),8月,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1911年,寫個人的第壹篇小說文言小說《懷舊》。

民國元年(1912年),臨時政府成立於南京,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科長。八月任命為教育部僉事。從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輯錄金石碑帖,校對古籍,其中也對佛教思想進行了壹定的研究。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被舉為執行委員。2月17日,蔡元培函邀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作《為了忘卻的紀念》懷念柔石。

擴展資料

魯迅的故事:

1、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壹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壹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壹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壹顆辣椒,放在嘴裏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煙罐驅貓

魯迅晚年來到上海專事寫作,50多歲仍然童心未泯。壹次,夜靜更深魯迅在寫作,外面的貓不停地叫,屢屢打斷他寫作的思路,魯迅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煙罐,對著可惡的貓壹壹發射。

3、白紅小象

林語堂曾在壹篇文章中寫魯迅先生在中國的難能可貴,譽之為“白象”。因為象多是灰色,遇到壹只白的,就視為國家珍寶。許廣平在與魯迅分居兩地互通書信時也時常稱他為“小白象”,魯迅在與之信中偶爾也用以自稱。

4、愛書情結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壹生節衣縮食,購置了多冊書本。他平時很愛護圖書,看書前總是先洗手,書臟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幹凈。他自己還準備了壹套工具,訂書、補書樣樣都會。壹本破舊的書,經他整理後,往往面目壹新。他平時不輕易把自己用過的書借給人,若有別人借書,他寧可另買壹本新書借給人家。 

5、稿費

大家知道:標點符號雖然其貌不揚,但在文章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呢。可當年的出版界對標點符號不重視,在支付稿費時,往往把它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壹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撰寫書稿,由於事先探知該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的稿費,因此他的書稿通篇沒有壹個標點符號.

百度百科-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