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機藥乃是古來帝王要將近臣和妃子賜死時所用的毒藥。牽機藥的出名之處在於它毒死了南唐李後主。牽機藥其實就是中藥馬錢子,馬錢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鱉堿和馬錢子堿。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古籍中關於牽機藥的記載:“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據傳,牽機藥是壹種烈性毒藥,服用後腸胃劇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頭足相就如同彎弓的形狀。兩手兩腳,忽拳忽曲,頭,或俯或仰。 牽機藥與『鉤吻』、『鶴頂紅』,三毒並列,可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三種毒藥。隨便翻翻厚厚的史書,不必費多大力氣,總能找到壹些“鴆殺”、“飲藥死”、“毒殺”之類的字眼。這些字透著壹股森然的寒氣, 植物形態 牽機藥其實就是中藥馬錢子,現在的滅鼠藥主要成分就是馬錢子堿。阿加莎·克利斯 蒂的偵探小說《神秘事件》中,兇手就是將馬錢子堿放入受害人的熱咖啡裏,以掩蓋毒藥的苦味。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10~13m。葉對生,有柄;葉片廣卵形,先端急尖或微凹,全緣,革質,有光澤,主脈5條,罕3條。聚傘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近無梗;花萼先端5裂;花冠筒狀;雄蕊5,無花絲;子房上位,花柱長與花冠相近。漿果球形,直徑6~13cm,成熟時橙色,表面光滑。種子3~5粒或更多,圓盤形,密被銀色茸毛,種柄生於壹面的中央。 原產地和藥效 馬錢子又名番木鱉,是馬錢科喬木馬錢的種子,原產印度、越南、緬甸、泰國壹帶,有通絡散結、消腫定痛的作用,可用於癰疽、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癥,現代還嘗試著用來治療癌癥。但有大毒,內服壹般每日不能超過0.3到0.9克,否則所含士的寧堿中毒,引起全身伸肌與縮肌同時極度收縮,從而劇烈抽搐,出現強直性驚厥,不立即搶救很快就會嚴重佝僂而死。這完全符合牽機之意,現代人不好理解,反正是織布時的壹種狀態。
希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