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詩經》在什麽時代被稱為《經》?孔子刪詩說是誰最早提出的?

《詩經》在什麽時代被稱為《經》?孔子刪詩說是誰最早提出的?

西漢的《詩經》叫《經》嗎?司馬遷最早提出孔子刪詩說是在西漢。

具體來說:

1.在各種意見中,壹般認為《詩經》稱《詩經》始於西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儒學的地位空前提升。《詩經》被認為是孔子編輯的,成為儒家經典,故稱《詩經》。到底是誰開始叫它的,沒有考證。

2.刪詩說源於司馬遷,後得到班固、鄭玄的支持。直到唐代的孔編選了《毛詩正義》,即鄭玄的詩集,才開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孔只說孔子不會刪那麽多詩,卻沒有公開否定孔子的“刪詩”。後來支持刪詩說的著名人物有歐陽修、程顥、王應麟、馬端臨、顧、趙譚、王浩等人。反對刪詩說的主要有、朱、、葉適、朱彜尊、王士禎、趙翼、、魏源方雨潤等。現代的主要反對者是梁啟超、胡適、顧頡剛和錢。當代《詩經》學者基本不同意孔子“刪詩”的觀點。

備註:不過,孔子編《詩經》也值得懷疑。《史記·孔子世家》說有三千多首詩,經孔子刪選,成為後世所見的三百多首詩的定稿。這壹記錄受到廣泛質疑。先秦文獻中引用的壹首詩,壹般都在現存《詩經》的範圍之內,在此之外的所謂“逸詩”很少。如果孔子之前有三千多首詩,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而且,在《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詩三百”(鄭偉、魯茲等。),證明孔子看到的詩已經是三百多本了,和他現在看到的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詩經》是在孔子出生之前編纂的,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只是孔子確實在《詩經》上下了不少功夫。孔子在《論語》中說:“我自回山東,而後樂而雅。”前面引用的史記的話也是這麽說的。這說明,在孔子時代,《詩經》的音樂已經失傳、紊亂,孔子對其進行了修正,使之符合古代音樂的原始狀態。他還用《詩經》教育學生,經常和他們討論《詩經》,玩歌舞(見《論語》《墨子·非儒》)。這些都表明孔子的編選值得懷疑,但毫無疑問,孔子的實踐對《詩經》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