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對福建莆田的媽祖民俗做過全面調查。以下是節選,從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區民俗活動的異同,從而看到地域民俗文化的交流與變異。
(1)生日不逮捕。湄島的漁民在3月23日左右的幾天裏不敢出海捕魚或捕魚。這個習俗是因為媽祖的生日,而《媽祖賢人錄》中記載,東海有很多神怪,漁船經常會被淹死。天後說:“這壹定是鬼。”他命令小船劃向大海中央。那時風靜,只見水族雲集,錦鱗彩甲,跳躍吐歡。我在遠處看到陶頭,就捧著壹尊長得像王子的神像,在天後宮前鞠躬吶喊。突然,水暴漲,船上的人嚇得發抖。後來他說:“不要怕。”也就是說,有人告訴我不要歡迎他。頓時水色清澈,我知道是龍王來朝了。每次生日過後,海中水族館都會聚集在大陸前慶祝。據此,湄島漁民這幾天不敢下海捕魚,以示對媽祖的緬懷。
(2)半紅色褲子。湄島的女性,主要是中老年女性,經常會穿壹條特殊的外褲,上半部分是紅色,下半部分是黑色或藍色。據說媽祖生前愛穿紅色的衣服,所以湄島的女人視之為聖物,紛紛模仿。但媽祖是能穿全紅的神,世人是俗人,所以只取壹段紅。這是對媽祖的尊重,也是為了保平安。
(3)帆髻。湄島的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都有壹種船帆形的發型,就是在頭的中後部,梳成壹個高十幾厘米的發髻,呈半弧形,看起來像船帆。梳理的方法是:先將頭發分成左、中、右三部分,然後將中間部分的頭發梳成發髻,再梳左右太陽穴,然後均勻固定,梳成帆狀發髻。有時會在帆髻上插壹根縫衣針,針上系壹根紅線,讓發型更好看。
(4)杯子提問。莆田人經常用壹對木制或竹制的半月形器具——杯子,壹邊扁平,壹邊隆起,來請菩薩占蔔。這種杯子,相傳也來自媽祖。根據普仁的傳說,壹個鑄鼎工人來到湄島鑄鼎,連續三次都很難。後來發現有個女生站在旁邊看。工人們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想把她趕走。姑娘說:“去也行,但我要燒紅的鐵砂。”工人同意了她的要求。女孩用雙手把燒紅的鐵礦石抱回家,安然無恙。據說這姑娘小時候就是媽祖。後來,媽祖用這對冷卻的鐵砂杯與天對話。後人紛紛效仿,成為民俗。
(5)掛菖蒲。端午節期間,莆田人會在大門上懸掛菖蒲,認為它可以辟邪。這個民俗也和媽祖有關。《媽祖聖賢錄》載:有壹次瘟疫流行,莆田縣官全家病危。這位官員告訴縣官,麥玉女神有很大的力量...那個官員禁食並親吻了她...過了幾天,她說她善良,代她懺悔,拿了九節菖蒲...這樣就可以把病人放在門上,煎了喝了,病人就好了。縣令喜以重生之禮,家築門拜謝。從此,神谷聞名全國。從此,人們認為菖蒲是媽祖賜的,可以辟邪消災,逐漸成為壹種民俗。
(6)辟邪的香囊。莆田民間,父母經常在宮廟為子女索要香包,俗稱“香火”,讓子女佩戴,以保人身安全,不怕邪氣。此香囊為布制,兩寸見方,正面為紅色,中間繡太極八卦,四角縫隙處繡“梅州祠堂”字樣,四角尖端為雜色毛線,背面草綠色,中間繡壹朵紅花,1/3處為紅色簾子,繡“天母”字樣,包內可裝符咒。
(7)《九折米果》。農歷九月初九,必須蒸“九折米果”,就是用米漿和料蒸,先蒸第壹層,再蒸第二層。連續蒸九次,就成了“九折米果”。民間傳說,蒸“九折米果”是因為媽祖在九月初九去世。
(八)若盤懸席。當迪普的漁船要出海時,他們經常在桅桿上掛壹個帆墊來擋風。後來因為草席笨重不方便,就換成了寫著“天之聖母”的布錦旗,這是從古代掛席的習俗演變而來的。
(9)《元宵終夜》。莆田燈會最早是初七晚上,但媽祖燈會是這個月的最後壹天,也就是二十九、三十晚上。為什麽?據說許多人在元宵節玩龍燈遊戲。按照習俗,元宵節過後,龍燈必須火化,使其升天,以確保安全。如果不融化,就會變成“惡龍”,危及生命。但是龍是海洋之王。誰能主持這個儀式?人們相信媽祖是海神,統率著四海龍王,所以把媽祖燈節定為這個月的最後壹天,讓全縣的龍燈都聚集起來燒掉,以免留下任何麻煩。這就是月底租元宵習俗的由來。
(10)布置“蠟燭山”。媽祖無夜節之夜,蒲人無論大宮小廟都要裝點“燭山”。所謂“蠟燭山”,是指在天後宮的宮廟廣場前,用鐵或木頭做排架,在離排架壹定距離處安裝竹尖,用於插蠟燭。這天晚上,信徒們每人獻上壹對龍燭,點燃後,遠看像壹座蠟燭山,象征著媽祖海上的神光。事後,信徒們記住蠟燭的位置,當它燃燒到壹兩寸時,就會吹滅蠟燭,帶回家繼續點燃,以保神在壹年內平安。
(11)龍舟吊。莆田人經常在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這與全國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龍舟比賽不同,即莆田的龍舟必須伴有“天上聖母”的旗幟和船上的媽祖雕像。這是因為:龍是水中之王,而媽祖是海神,載著媽祖劃龍舟,壹是驅邪,二是保平安,三鎮為龍船,避免意外。
(12)異國祭祀。媽祖的供品相當奇特。壹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還有30盤用面粉做成的“水朝聖”,包括36種魚、蝦、蟹、貽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