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窯產品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博物館均有收藏。因為井陘窯發現和研究起步較晚,許多井陘窯的瓷器被認為是定窯器、磁州窯器物。比如周淑蘭、胡美生編《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精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其中99-101、103頁宋定窯劃花奔鹿、臥鹿、對鹿、奔牛枕;第199頁宋定窯戳印花枕;李秀珍、張慧《河北省博物館館藏陶瓷枕概述》(1992年第1期)圖版二這8·12宋磁州窯灰釉剔花瓷枕、宋磁州窯雙鹿紋瓷枕、宋銀錠形刻花瓷枕等實際都是井陘窯產品。
2000年7至8月在廊坊安次區發現井徑窯金代印花瓷片。
2000年6月至8月在黃華大量金代井陘窯瓷器。
井陘窯作為河北省第四大名窯,其發現和研究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
首先,確定了壹些(如戳印印花枕)典型井陘窯的器物,糾正了壹批此前誤定為磁州窯、定窯或邢窯產品的偏差,將推動北方白瓷發展史研究進壹步深化。
其次,井陘窯的發展和研究不僅使邢窯定窯關系的研究增加了壹個重要的中介,也使河北、山西即太行山左右兩大地域的古代陶瓷業直接地聯系到壹起。再次,井陘窯的晚唐和金代兩個盛燒期,在北方陶瓷發展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井陘窯在此階段的研究,將增添此階段陶瓷工藝發展的技術資料。
井陘窯遺址的發掘填補了中國北方陶瓷分布的空白,對於白瓷的形成與發展、冀晉窯口關系等,提供了新的歷史資料,在中國北方漢族陶瓷發展史上相當重要,具有歷史研究和藝術欣賞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