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及故事情節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及故事情節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及故事情節如下:

1、範進

人物形象:熱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無能、虛偽奸詐。

事跡: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

事跡:範進在幾十年應試不中的情況下,由於主試官周進的擡舉,應試及第。他喜不自勝進入了癲狂狀態,長期的被人蔑視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經歷把他弄得十分脆弱,無論是巨大的歡樂或悲哀都已經承受不住了。

2、杜少卿

人物形象:杜少卿是壹個生活在末世但已然有所覺醒並不斷反思的人物,他的出現無疑是講既沈重又黑暗的封建黑墨炸出壹條縫隙,雖然他並沒有明確的指出士人該走什麽樣子的道路,卻顯然昭示了士人之前所走道路的不可行性。

杜少卿不願為官,但不似陶淵明的隱逸,而是積極地參與社會;他不滿官場的黑暗,但不同於阮籍嵇康的怪誕和杜甫的憂國憂民,他另有生活情趣;在支持個性自由和女性解放方面,他比賈寶玉更為積極樂觀。

事跡:第三十二回他說:“學裏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當臧蓼齋對他說出補了廩就可以坐堂、灑簽、打人時,他笑罵說:“妳這匪類,下流無恥極矣。”

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包了頭裝病不去。有人要同他去會知縣,他說:“王家這壹宗灰堆裏的進士,他拜我做老師我還不要,我會他怎麽!”

3、周進

人物形象:壹個皓首窮經、迷信經典、沈溺於制藝難以自拔的人,周進生活窮困潦倒,不得不忍受著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輕蔑,但始終堅信科舉是自己唯壹的救命稻草。

事跡: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作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

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禦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範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範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才發現那是字字珠璣的好文章,於是將範進取為秀才。

4、嚴致和

人物形象:嚴致和是壹個六親不認、投機鉆營、欺壓百姓、橫暴貪婪、果斷狠毒,極端無恥、自私的人,嚴致和這個反面典型,他的行為和品質,集中了剝削階級的壹切特性,描述了中國封建社會士人階層的生活和道德敗壞,其中,嚴致和是壹個值得註意的人物形象。

事跡:嚴致和即嚴監生,清雍正朝規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於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生,而且當時壹些未能入府、州、縣學而欲考舉人者,可以出資捐壹監生資格參加鄉試,或直接出錢捐壹監生,此種情況統稱之為捐建或者例監。

嚴監生就是書沒讀過太多,他這個監生也是花錢捐來的監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橋段莫過於臨死前那兩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幾個侄兒以及奶媽怎麽也猜不中嚴監生到底說的是什麽。

而趙氏壹語道破,原來是燈中有兩莖燈草,嚴監生怕它費油才使得嚴監生難以合眼,待趙氏挑去壹根,嚴監生便壹口咽了氣。

5、嚴致中

人物形象:嚴致中是壹個貢生,經考選等方式進入設於京師的國子學以後就稱為貢生。這類人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嚴貢生也是因為自己是個貢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嚴監生,入監者壹般要求“學行端莊,文理悠長”,但是在作者筆下的嚴貢生卻恰恰相反,是壹個十足的衣冠禽獸。

事跡:嚴貢生的第壹次出場是在第四回中,範進在服喪期被張靜齋勸說壹同前去湯知縣那裏“打秋風”,剛到高要縣坐定準備喝些茶水,嚴貢生便進來搭汕,當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見湯知縣時。

便開始稱自己與湯知縣是老相熟,又編造了壹段與湯知縣相遇的故事,還誇贊湯知縣的為人,只是為了顯現對湯知縣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