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溫腎散簡介

溫腎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三因》卷八 2.1 方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溫腎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備方法 3 《聖濟總錄》卷五十壹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溫腎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溫腎散 * 溫腎散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wēn shèn sǎn

2 《三因》卷八 2.1 方名

溫腎散

2.2 組成

熟幹地黃1斤,蓯蓉(酒浸)8兩,麥門冬(去心)8兩,牛膝(酒浸)8兩,五味子8兩,巴戟天(去心)8兩,甘草(炙)8兩,茯神(去木)5兩,幹姜(炮)5兩,杜仲(去粗皮,姜汁淹,炒絲斷)3兩。

2.3 主治

腎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足腰不可以按,語音混濁,陽氣頓絕。

2.4 溫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溫酒調下,1日23次。

2.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3 《聖濟總錄》卷五十壹 3.1 方名

溫腎散

3.2 組成

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幹姜(炮)半兩,木香1分。

3.3 主治

腎臟虛憊,為寒邪所中,腰背拘急,臍腹冷痛。

3.4 溫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用羊腎1對,去筋膜,切開,入藥濕紙裹,慢火煨熟。空心、食前細嚼,溫酒送下。

3.5 制備方法

上為散。

古籍中的溫腎散 《普濟方》:[卷三十腎臟門]腎寒(附論)

入鹽蔥椒各少許。濕紙裹煨熟。空心細嚼。溫酒下。溫腎散(聖濟總錄)治腎臟虛憊。為寒邪所中。腰背拘急。...

《傷寒指掌》:[卷二]少陰新法

兼陽明。猶可養陰退陽。自感寒邪。正氣未潰。猶可溫腎散寒。均非死證。凡看傷寒熱病。診得六脈沈細。似寐...

《醫學從眾錄》:[卷三心痛續論]附錄備用方

所謂腎虛則寒動於中也。故兼嘔逆而不發熱,以附子溫腎散寒,半夏去嘔逆,只用粳米合甘棗調胃,創建中氣,...

《傷寒論綱目》:[卷十六傷寒所屬諸病]陰毒

。故脈沈而足冷也。必須急用人參、附子以益元氣。溫腎散寒。若舍此二味。將何以救之。許學士論。必以真氣...

《顧松園醫鏡》:[卷十·禦集]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