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讀作yǎ或yā,是現代漢語次常用字,最早見於金文
雅組詞如下:
典雅、雅致、優雅、儒雅、博雅、風雅、雅正、雅人、素雅、雅士、雅靜、大雅、清雅、雅言、雅興、新雅、雅量、嫻雅、古雅、雅號、閑雅、雅意、雅馴、雅教、莊雅、奢雅、雅女、生雅、雅澤、烏雅、雅思、爾雅、雅客、雅閣、小雅、奧雅、洪雅、雅格、雅潔。
壹、字源演變
1、形聲字。從隹,牙聲。牙為牙齒之象,於雅表音,雅與牙聲韻並同。雅的源頭、聲首是牙,見於春秋金文。可能是牙的象形性不夠明顯,故在戰國時或疊加象形字齒者,此後這兩種結構都曾作為聲首造字。古初以牙為雅,後乃為造今字。
2、《說文》中雅的本義是烏鴉,後以“鴉”為此義正體,讀yā。假借指正確的、規範的。《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引申指高雅、文雅。《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引申指近正,可資取法,訓詁書有《爾雅》、《廣雅》等雅學類。
二、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烏加切《集韻》於加切,?音丫。《說文》楚烏也。壹名鸒,壹名?居。秦謂之雅。從隹從牙。《註》徐鉉曰:今俗別作鴉,非是。《集韻》亦作鴉鵶。
又《唐韻》五下切《集韻》《韻會》《正韻》語下切,?音庌。義同。
又《玉篇》正也。《爾雅疏》雅,正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註》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為後世法。
三、詞性變化
雅yǎ(副詞)
1、素常;向來
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嘆。——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後漢書·張衡傳》
2、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誌(平素的誌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雅yǎ(名詞)
1、平素的交情
況與左右無壹日之雅,而敢求交乎?——宋·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
2、《詩經》中六義之—古詩有六義焉:壹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詩序》
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宋·鄭樵《通誌》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