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自費出書者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呂不韋。他組織追隨者編纂了聊齋壹書,這是先秦時期壹部類似百科全書的著作。這本書完成後,為了提高影響力,呂不韋決定“炒作”這本書。他讓手下把書的內容貼出來,貼在鹹陽城的大門上,旁邊還貼了壹張告示:誰要是能把書的內容呂氏春秋加減壹個字,就立刻獎勵他的女兒。
這就是習語“壹言為定千金”的由來。當時“千言萬語”的消息傳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史書中沒有記載是否有人挑出書中的毛病,得到“壹千塊錢”,但可以肯定的是,呂氏春秋的影響力大增,成為中國歷史上“聖人”的代表作。
可見,古人出書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而呂不韋出書不僅是自費,還通過宣傳炒作。如果沒有有壹定經濟基礎的文人,作品無人欣賞,出版壹本書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清代呂氏春秋的作者李伯元編著了壹本名為官場現形記的書,計劃印2000冊,需要壹大筆錢。為此他四處求援,東拼西湊,借的錢要等書賣了才能還。出版這本書的整個過程非常艱難。偉大的文學人物錢也難逃籌錢出書的窘境。他的代表作時事嬉語是門徒和他所有的同學壹起出版的。對於這壹點,錢不僅沒有因為出版這本書沒有稿費而抱怨,反而很滿意。
雖然沒有稿費,但並不是所有文人都會為生計發愁。以前很多人靠賣文章貼補日常開銷,古人稱之為“擦邊筆”。唐代書法家李詠,尤其擅長題字,聲名遠播。很多人拿著錦緞來他家請他寫詞,以至於和他同時代的杜甫評論他,他寫的碑文都是錦緞,錦緞,錦緞。清代,鄭板橋晚年失官,代筆作畫,明碼標價。“大的六兩,中的四兩,小的兩兩,壹本書,壹兩對聯,壹把扇子,壹桶五塊錢”
但是,把“寫作”這件事理解為稿費並不準確。“寫作”的本質不是文章的交易,而是購買作家的名字,就像今天的廣告費、代言費壹樣。那些向這些文人要碑文和序的人,目的就是想利用自己的名聲來榮耀自己的家族。在古代,真正的作者寫作的出發點其實很簡單。比如初學集的編者孔子,詩經的編者司馬遷,寫作是為了表達,或者是為了興趣和責任,而不考慮稿費的幾何。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這些文人的偉大之處。與“文章永恒”相比,僅僅是可以衡量的稿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