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憲問》亦有此語。其旨“欲各專壹於其職”(劉寶楠《論語正義》)。也是儒家壹貫的處世態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後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與此文相近。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正義》引解:“慮之不遠,其憂即至,故曰近憂。”《荀子·大略》雲:“先事慮事,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猶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而人宜遠慮歷為儒家所重。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名言。《論語》凡四見,旨同而文小異。《學而》載:“子曰:‘不患人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為不必擔心別人不知我,該擔心的是我不知人。《裏仁》作:“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為:該擔心我有什麽可為人知道的。《憲問》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衛靈公》又作:“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註:孔子“於此壹事,蓋屢言之,其丁寧之意亦可見矣。”(《論語集註》)王夫之註:“能奪我名而不能奪我誌,能困我於境遇而不能困我於天人無愧之中,不患也。”(《四書訓義》)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包鹹註:“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也。”王肅註:“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意謂不因某人之言中聽而舉薦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棄其言。孔子這種穩重、全面的舉人之術、聽言之法為後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孔子此即言仁。《衛靈公》:“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釋“仁”。朱熹《集註》:“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貢所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公冶長》)以後儒家都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實施“仁政”。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朱熹《論語集註》:“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說:“婦人之仁,不能忍於愛;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朱子語類》卷四五)近人楊樹達又分不忍有三義:“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義割恩”;“吝財不忍棄”(《論語疏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來廓大人。王肅註:“才大者道隨大,才小者道隨小,故不能弘人。”熹註:“人外無道,道外無人。然人心有覺,而道體無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論語集註》)董仲舒天人對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亂廢興在於己。今人楊伯峻認為與願意不合。 當仁不讓於師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當仁”有兩解:壹為面臨仁德;壹為擔當實現仁道之重任。朱熹註:“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蓋仁者,人所自有而自為之,非有爭也,何遜之有?”(《論語集註》)“師”字壹般訓解為“師長”。近人錢穆訓為“眾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註:“子路好勇,蓋有強其所不知以為知者,故夫之告之。”(《論語集註》)《荀子·子道》所記可為佐證: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顏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諫女矣。”又說:“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雲: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賢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奪誌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子罕》:“子曰:‘三軍要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孔安國註:“三軍雖眾,人心不壹,則其將帥可奪而取之;匹夫雖微,茍守其誌,不可得而奪也。”朱熹引侯氏曰:“三軍之勇在人,匹夫之誌在己。故帥可奪而誌不可奪。如可奪,則亦不足謂誌矣。”(《論語集註》)《禮心·緇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誌,死則不可奪名’。” ?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陽貨》:“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皇侃疏:“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師人必當溫故而知新,研精久習,然後乃可為人傳說耳。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近人錢穆說:“道聽,聽之易,途說,說之易。入子耳,即出於口,縱聞善言,亦不為己有,其德終無可成。”(《論語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則不言,未問則不言,道遠日益矣。”與孔子反對道聽途說之義相近。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名言。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史記·伯夷傳》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誌也。”《老莊申韓傳》曰:“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耶?”近人錢穆之釋有兩說,壹為“君子亦有意見行跡之不同,然同於道則可相與謀。惟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斯難於相謀矣。”壹為“道指術業,如射與禦,各精其重,不相為謀也。”
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麽,有三種看法:仁,禮,仁與禮。 形上學 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似乎給人壹種印象:孔子回避了形上學。當他反問子路「未知生,焉知死」,當他告訴樊遲「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確實更多地關註著現世與此岸,這時他很像是壹個溫和的懷疑論者。不過,「性與天道」是早期儒家相當重要的壹個命題,可謂後來天人關系探討之濫觴。不少人認為孔子的性命之學集成於《易傳》,然而《易傳》是否孔子所作並沒有最後的結論。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壹,但「祖述堯舜, *** 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中華文化從此以孔子學說為主軸,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征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有教無類 解釋:誰都可以成材
參考: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