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燈是什麽?神明燈簡介
神明燈,擺放於神像兩旁之燈具,常見以兩盞為壹組。過去人們對於神佛的崇敬,常會提到香、花、燈、茶、果等物品祭祀,其中即有以燈供奉神佛,如在唐朝道教經典的《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當中提到:「隨力豐儉,然香點燈,於我像前」;佛教則有《佛說施燈功德經》:「或於塔廟諸形像前,而設供養故,奉施燈明」,道、佛二教,長久以來於神前或是佛前點燈多所推崇,是以久而久之,於民間遂形成「神明燈」之習俗。
當代臺灣的神明燈,常見於置放神桌的左右兩邊,多為二十四小時點亮,意喻長年不滅,永放光明。宮廟所見的神明燈多為「錫燈」樣式,即是采用錫的燃點低特性,用以加工制作;外層則會在罩上壹層玻璃罩,並於玻璃罩上書寫宮廟名稱及神明名諱等,或是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祈福字樣。錫燈具有防銹、防潮、耐腐蝕等特性,加上造型繁復,常見以龍鳳、麒麟、鰲魚、祥獅等造型表現吉慶意涵,為臺灣民間工藝的代表之壹。
壹般家庭用的神明燈,早期也采用「錫燈」,乃是取其諧音「賜丁」之意,希望家中能多添男丁,並祈求家運光明。現在壹般神明燈造型多是插電式紅色燈罩的燈臺,內部用燈泡,外部則用紅色燈罩,並配上銅制燈臺,尺寸大小不壹,端看供奉神像的神桌大小而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