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他所寫的《史記》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該書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後期的歷史,其內容之完整,結構之周密,在歷史上空前的。
《史記》以人物紀,傳為主,輔以表、書,合編年、紀事諸史書文體之長,創造了史書的紀傳體新體裁,成為此後兩千年王朝正史編纂形式的規範。
司馬遷在記述政治史的同時,對於經濟史、文化史和社會生活史等也有生動的記載。在司馬遷的筆下,有成就的學者、商賈、醫生、遊俠和農民領袖等人物的事跡,與帝王將相等政治活動家同樣受到重視。他熱情贊美遊俠的俠義精神,大膽揭露酷吏的殘暴行徑。司馬遷在頌揚漢武帝歷史功績的同時,又敢於指責他放縱自己的私欲。
《史記》文字生動,語言精練,在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壹部編年體通史著作,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
《資治通鑒》經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通過歷代政治史的演變,評價各種政治理論的優劣,比較歷代政治實踐的得失,為統治階級統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