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必先以纚韜發。首先束髻,用纚(Xǐ)把頭發包住,然後加冠、笄(jī)或簪。纚是壹塊整幅的緇帛(古布六尺長,二尺二寸寬)。
專以固定頭發的是發笄,固定冠冕的則叫衡笄。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發髻還是不夠的,另外在冠圈兩旁還有絲繩,可以在頷下打結,這兩根絲繩叫纓。正因為纓關系著冠的固定與否,所以子路的纓被砍斷後,他為了不“免冠”才“結纓而死”。纓打結後余下的部分垂在頷下,稱為緌(wéi),也是壹種裝飾。系冠還有另外壹種辦法,即用絲繩兜住下巴,絲繩的兩頭系在冠上,這根絲繩叫做紡(hóng)。
簪與纓既然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詩:“空余老賓客,身上媿簪纓。”朱敦儒《相見歡》:“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陶潛《和郭主簿(其壹)》:“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鮑照《代放歌行》:“冠蓋縱橫至,車騎四方來。素帶曳長飆,華纓結遠族。”
以下便是冠冕的種類及簡要釋名
頍、頍冠:頍即額帶。首服的最簡單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條箍於發際,《詩·小雅·頍弁》雲:“有頍者弁,實維在首。”頍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很流行了,有說它是後世冠巾的始祖。頍是額箍,通常缺頂,但龍山時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制成扁平冠飾,有的還在結處綴以玉石等飾物,稱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緇布冠:顧名思義,以黑色布為之。是很早的壹種冠,商代人形玉雕有壹種布質帽冠,齊齊罩覆額頭發際及後腦,冠頂四周有綴物固冠。應該就是緇布冠的較早形態。《禮記·郊特牲》雲:“太古冠布,齊則緇之。”《儀禮·士冠禮》雲:“緇布冠缺項青組”,鄭玄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笄者,著頍圍發際結項中,隅為四綴以固冠也,項中有?亦由固頍為之耳。” 按周制冠禮,初加為緇布冠(而後為皮弁和爵弁)。
委貌冠:亦稱玄冠。玄冠,以玄色帛為冠衣,《儀禮·士冠禮》謂夏稱“毋追”,殷稱“章甫”,周稱“委貌”。 委貌冠後發展為諸侯朝服之冠,委,即安定,貌,即正容,委貌即禮儀之道。根據《庶物異名疏》雲:上小下大,長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廣,後卑銳。無笄有纓,形如覆杯,皂色絹為之。
皮弁:以皮革為冠衣,冠上當有飾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為瓊弁玉纓”,杜註:“弁以鹿子皮為之。” 文獻說的皮弁冠,前高後卑,與用皂絹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爵弁:鄭註《士冠禮》雲:“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白虎通 冠紼篇》則謂“其色如爵。”漢代何休解詁雲:“所謂皮弁,爵弁也。皮弁武冠,爵弁文冠;夏曰收,殷曰冔,周曰弁,加旒曰冕。”
小冠:(也稱束髻冠)束在頭頂的小冠,多為皮制,形如手狀,正束在發髻上,用簪貫其髻上,用緌系在項上,武官壯士則多飾纓於頂上,稱為垂冠,初為燕居時戴,後通用於朝禮賓客,文官,學士常戴用。
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
獬豸冠:可能即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獬豸(xie4 zhi4),是傳說中的壹種獨角獸,似羊非羊,似鹿非鹿,漢楊孚《異物誌》對其釋名:“性別曲直。見人鬥,觸不直者;聞人爭,咋不正者。”也稱法冠。最早見《淮南子》卷九《主術訓》:“楚文王好獬豸冠,楚國效之。”
鹖冠:又稱武冠。鹖冠在戰國秦漢時期已經作為武官的冠帽,冠頂插飾鹖毛以示英勇。鹖(he2),屬鴟鳥類,性勇好鬥,至死不卻。(《漢宮儀》記有“虎賁冠(鹖冠)插兩鹖尾”《禽經》記有“鹖冠武士服之,象其勇”。)常為武將所戴。
卻敵冠:衛士所戴。前高壹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如進賢冠(進賢冠 下詳)。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制似冕。司馬殿門衛所戴。此冠取義鴻門宴時,樊噲聞項羽欲殺劉邦,忙裂破衣裳裹住手中的盾牌戴於頭上,闖入軍門立於劉邦身旁以保護劉邦,後創制此種冠式以名之,賜殿門衛士所戴。
進賢冠:進賢冠是重要的冠式,在漢代已頗流行,魏晉南北朝繼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到明朝演變為梁冠。進賢冠多為在朝文吏所戴,冠上有梁為記,以梁的多少來分等級爵位。古禮制的進賢冠,前高7寸,後高3寸,長8寸。這裏的長是指帽梁的長,與前高7寸,後高3寸的帽緣相接,就成為前高後低的斜勢,形成前方突出壹個銳角的斜俎形,稱為“展筒”。展筒的兩側和中間是透空的。
梁冠:在朝文官所戴,來源於進賢冠。壹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壹梁,梁冠為歷代在朝文官所好戴。梁冠其形方,前低後高,後傾,有圍片,前開後合,冠形按《三才圖會》復制。
通天冠(高山冠):通天冠是唐以後級位最高的冠帽,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結構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進賢冠是前壁與帽梁接合,構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頂端更高出壹截,顯得巍峨突出。學術界認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這塊前壁就是金博山,《隋書·禮儀誌》稱它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唐代的通天冠,帽身飾有等距離的直線紋,就是通天冠的梁數。《舊唐書·輿服誌》說通天冠有十二首,唐·王涇《大唐郊祀錄》卷三說十二首是天的大數,大概是應在12個月份的數字,也就是通天冠有12根梁。《新唐書·輿服誌》說通天冠有24梁,這大概是晚唐時的制度。拿唐代的通天冠與漢代的通天冠相比,則漢時古樸簡陋,而唐代則變成十分華麗了。唐代通天冠的基本造型,與宋明壹脈相承。
遠遊冠:多為王公所戴,有展筒(即冠前的橫圍片),冠上壹般飾有三梁,有時也襯黑介幘或青緌以做裝飾。遠遊冠其形方,後傾,外有圍邊,開前合後,據《晉書》雲:“前無山,有展筒於冠前”。
貂蟬冠:(也稱籠冠)為三公親王所戴,官居壹品也有戴用,其形正方,左右用細藤織成二片,形如蟬翼,並塗有金銀為飾,冠上綴金,並附蟬為飾(以示高潔),冠頂插有貂尾,這是壹種高貴的冠式。貂蟬冠也有以七梁冠、八梁冠加籠巾(籠巾即以細藤織兩翼覆其冠)加上金珰貂蟬與貂尾,據〈宛委余篇〉雲:“金取其剛,蟬居高飲清,貂內競悍而外柔。”取其義而命名。
建華冠:明堂樂樂舞人祀天地五郊所戴。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形似縷鹿,下輪大,上輪小,好像漢代盛絲的縷簏。又名鷸冠,可能以鷸羽為飾。
冕:《說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統纊。”延,又寫作綎,是壹塊長方形的板。邃的意思是深遠,這裏指其長形,延覆在頭上。旒(liú),是延的前沿掛著的壹串串小圓玉。纊(kuàng)是系在冠圈上懸在耳孔外的玉石充耳,通常叫做瑱(tiàn),二者寓意: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大致有“難得糊塗”之意,中國文化講求和諧,此點早於“中庸”思想的出現,可以作為中國思想文化的壹個代表性縮影)。紞(dǎn)是垂在延的兩側用以懸纊的彩絳。旒、紞、纊都是冕的部件。《漢書·禮儀典》記有:“冕,帝冠,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裹裏,元表(元即黑),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其綬朱色為組纓”。 冕是天子、諸侯、大夫祭典大禮時的首服。最初,諸侯王以上冕上有旒。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不能超過十二,有九、七、五之分。後來只有帝王才能戴冕有旒,於是“冕旒”就成了帝王的代稱。 上文提到,頍是冠巾的始祖。巾幘,似亦由“頍”演衍而來。《儀禮 士冠禮》鄭註:“未冠笄者著卷幘,頍象之所生也。”頍與巾幘的區別,頍為額箍,而巾幘是以巾裹摞頭上,可做成各種帽式。《急就篇》雲:“巾者,壹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方言》雲:“復結謂之幘巾。” 巾帽文化的風行始於唐代。唐代流行軟巾,故後世稱軟巾也作唐巾。自此,巾開始向著兩個方向發展、開花:
壹個發展方向是巾類。從幅巾開始,裹法就隨意,更容易展示審美特征。巾料或軟或硬,不同的折疊方式,款式變化甚多,為大眾各階層所好,同時引領著時尚潮流,縱觀宋明的古籍畫像,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另壹個方向是襆頭類。唐巾有四腳,兩腳結在腦後,余下兩腳結在頂上或使其自然垂下,這種巾式稱為軟裹,後來為使其定型與美觀,內襯桐木,或以藤草織成,外覆紗並以漆漆之,為硬裹巾。在此基礎上後來發展了襆頭制(官帽制),逐漸稱為官員的正裝首服,奠定了宋明以後的官服制度。
以下便是巾幘的種類及簡要釋名
巾幘:風雅文士、燕居達人、武將壯士,逸老野叟,皆好束巾或幘,或覆幘戴冠。巾、幘有軟裹、硬裹之分,軟裹只是用巾裹發,外型不穩定;硬裹則以藤制,外罩布並塗漆,也有以桐木襯之,再裹巾或幘,使其外型固定美觀。
幘的作用是戴冠前襯發的,可類比於外服裏的襯衣。在巾沒有獨立衍生成壹種首服藝術前,巾幘壹般不分家。
明代壹般人常用的巾幅名目較多,有些是唐、宋傳留下來的,有些是遼、金、元遊牧民族流傳到中原、保留到明代的,還有壹些是明代新創的。例如儒巾、軟巾、諸葛巾、東坡巾、山谷巾,都是傳統的巾式。老人巾,是明初始興的巾樣,明太祖用手將頂部按之使之前仰後俯,就依樣改制之,惟老年人所戴,故稱老年巾。將巾、結巾,都是用尺帛裹頭,又綴片帛於後,其末端下垂,俗稱紮巾。此外還有兩儀巾,後垂飛葉兩片。萬字巾,上闊下狹形如萬字。鑿子巾,即唐巾去掉帶子。淩雲巾,因形狀詭異被禁用……
黑介幘:常套束在進賢冠之下,文官常戴用。其色黑,兩旁垂有長耳,據《晉書》記載:“漢時冠進賢者,宜長耳介幘也。”
平上幘:多為武官戴用,據《唐車服誌》雲:“武官衛官公事之服也。”又據《晉書》雲:“短耳,即今平上幘也,武官服之。”武官的幘多為紅色,亦名“赤幘”。
緇撮:顧名思義,即黑色小巾,也稱束髻小巾。 緇撮束結在頭頂的發髻上,兩腳自然地後垂。在商、周、春秋戰國以及秦漢兩代多為文人辯士所好戴,至唐代以後各代多為官吏在家“宴居”時所用,歷代皆沿用,武將壯士也好戴用。軟裹巾。
逍遙巾:也稱荷葉巾,宋代庶人的壹種巾子,類似於小包巾,只是有兩腳垂於後背,取飄然之意,稱為逍遙巾。
幅巾:即用整幅的巾,從額往後包發,並將巾系緊,余幅使其自然垂後,垂長壹般至肩,也有垂長至背,用葛布制成,稱為“葛巾”,多為布衣庶人戴用;用細絹制成,則稱 “縑巾”,為王公雅士戴用。軟裹巾。朱子幅巾為朱熹所倡,可配朱子深衣或道袍。
結巾:用巾裹頭,將其兩腳系結在頭頂之前,呈同心結狀,將余下的兩腳覆在髻上,並翻卷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常為武士衙衛常戴用。軟裹巾。
雷巾:用巾裹頭,巾頂高起而呈平頭,巾前常飾有片錦,余下兩腳系結在腦後,並使其自然垂下,為武將壯士常戴,雷巾多為紅色,亦稱紅頭。軟裹巾。
浩然巾:軟巾。典故自然來自於唐詩人孟浩然頭戴此巾,於風雪中騎驢過灞橋踏雪尋梅這壹佳話。浩然巾類似於風帽,嚴實地遮擋了後腦和部分臉部。《鏡花緣》第二五回寫雙面國人,都帶著浩然巾,“和顏悅色,滿面謙恭光景,令人不覺可愛可親”,而唐敖揭起腦後的巾,只見“浩然巾內久已藏著壹張壞臉”,讀來不由噤若寒蟬……
故浩然巾是雪巾,明代朱權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六中有雪巾的記載:“以玄色紵絲為之,以天鵝皮為裏,凡雪天嚴寒皆用之以護腦。”
方巾:四方平直,方巾是源自角巾,明郎瑛《七修類稿》說,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見浙江山陰著名詩人楊維禎,楊戴著方頂大巾去謁見,太祖問他戴的是什麽巾,他答道叫四方平定巾,太祖聞之大喜。四方平定巾,亦稱方巾。
飄巾:後有長而細的飄帶 故名飄巾。
儒巾:四方平直,巾式較高,並有兩帶垂於腦後,飄垂為飾,壹般為儒生所好戴,明代更為盛行。
萬字巾:制式為上寬下窄,形如“萬”字。
周子巾
儀巾:和方巾類似,不同的是前面壹中線 左右兩邊呈斜坡狀,有的後面配有短飄帶。
莊子巾:硬裹巾。又名南華巾
純陽巾:硬裹巾。上高下低,頂部用帛疊成壹寸寬的硬褶,疊好後斜覆於前,像壹排竹簡垂之於後,並有二腳系結於腦後,使其自然垂下,傳為呂洞賓所創,即命為純陽巾。這種巾子也可按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的名,稱之為樂天巾。
綸巾:硬裹巾。中部有卷褶,多為文官、謀士、雅士所好,孔明“羽扇綸巾”的形象實在深入人心,故綸巾亦名諸葛巾。
東坡巾:硬裹巾。以藤為裏,以錦為表,用漆漆之。或以較硬的薄紗制作。兩側為巾檐,前開後合,後垂有布帛,為雅士逸隱所好,宋代詞人蘇軾常戴此巾,亦名為東坡巾。
參照渤海琴高先生更詳細的解說:東坡巾的形式是“墻外有墻”,外墻較內墻為低。內墻外墻各為壹大片,然後按上大下小折成四面,其中內墻折好後邊緣縫合在前,外墻較內墻為短(橫向),兩頭邊緣處正好在眼眉上, 再將內墻、外墻底部縫合在壹起。內墻上縫合相同布料的頂。在後部的內墻外(外墻裏)兩側再縫合兩條飄帶(質地和整體不同,要用輕布料),長短要翻過外墻後再垂到東坡巾的底部左右為好。
折上巾:又名翼善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唯壹實物,是萬歷帝朱翊鈞的金制翼善冠。全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上面鑲嵌著兩條金龍戲珠。
網巾:網巾編結如漁網,是壹種系束發、髻的網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約發外,又是男子成年的壹個標誌,壹般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