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7日,日軍33師團為奪取仁安羌油田,並殲滅西線英軍主力,擬定的作戰計劃如下:
壹、荒木部隊:步兵團司令部、步兵213聯隊(缺第2大隊)、山炮兵33聯隊、工兵33聯隊主力、獨立速射炮第5中隊、衛生隊。沿伊洛瓦底江左岸前進,首先進攻仁安羌以南的馬圭。
二、原田部隊:步兵215聯隊(缺第3大隊)、輕裝甲車隊、獨立速射炮第11中隊,山炮兵第7中隊、獨立混成21旅團炮兵隊、壹個工兵中隊、野戰高射炮第51大隊的壹個中隊。掩護師團左側,牽制敵軍。
三、作間部隊:步兵214聯隊(缺第1大隊)、山炮兵第3大隊、壹個工兵小隊、衛生隊等。隱匿企圖,壹舉急襲攻占仁安羌,並斷敵退路。
四、師團直屬部隊:師團司令部、步兵214聯隊第1大隊、步兵215聯隊第3大隊。隨荒木部隊後方前進。
另有獨立工兵第26聯隊沿伊洛瓦底江躍進,隨時準備輸送兵力註1。 1942年4月13日英軍開始破壞仁安羌油田。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上將請求中國軍隊接替西線英軍防務,以掩護英軍大規模撤退。14日下午,英緬軍第1師、英印軍第17師和裝甲第7旅放棄馬圭外圍防線,甩開行動遲緩的荒木部隊,沿公路向北“悠然撤退”。但是由於之前原田部隊的牽制,英軍未能發現作間部隊的穿插。1942年4月16日,英緬軍第1師首先到達仁安羌,英印軍第17師和裝甲第7旅集結在仁安羌以東的汪可丙、東敦枝以北至那卯地區註2。
15日中午,亞歷山大下令全面爆破仁安羌油田,並電告蔣介石請求中國部隊增援。因油田爆破直到16日中午才能完成,需要中國軍隊的協助註3。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將軍應緬甸戰區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請求,於14日、15日先後令新38師師長孫立人以壹團兵力(113團,團長劉放吾)移至巧克柏當支援英緬第1師;壹團兵力(112團,團長陳鳴人)移至納特莫克支援英緬第17師掩護第5軍右翼。註4。
1942年4月16日午夜,作間部隊推進到仁安羌以東,發現撤退的英軍壹部連同坦克已經撤到Pinchong河以北(右),但英緬軍第1師師部及師直屬部隊尚在南岸。17日淩晨,作間部隊兵分兩路展開奇襲。214聯隊步兵第3大隊(高延大隊),向北穿插,擊潰英緬軍第1師壹部,俘虜約80名,占領7公裏以外的凱敏,並封鎖Pinchong河大橋;作間部隊主力向東北角三岔路口突進,俘獲英緬軍約200名,切斷公路。根據英緬軍俘虜交代,英緬軍第1師主力尚在南方,未通過仁安羌註5。遠征軍參謀團團長林蔚1942年4月18日自臘戌致蔣介石電,判斷作間部隊主力為數百人註6。但根據日軍編制常識判斷,壹個步兵聯隊(缺壹個大隊)加上壹個山炮兵大隊,滿編應該為3000多人。 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見國軍援軍僅壹團,請求增派部隊。17日蔣介石回電,同意增派新38師112團註7、8。
17日白天,作間部隊以聯隊直屬部隊和214聯隊第2大隊(杉浦大隊)占據仁安羌東、北、南(諸道路的會合點),作為主抵抗線。另將山炮兵第3大隊(中井大隊)配置於仁安羌村落中心三岔路口附近作為前方據點(如圖)。
Pinchong河北岸的英印軍13旅千余人在10輛坦克掩護下向高延大隊進攻,被擊退。17日黃昏後,高延大隊的夜襲請求被作間大佐駁回,並命令留下第9中隊掩護北側,大隊主力南進,入列山炮兵第3大隊,歸中井指揮註9。
同日,國軍112團抵達仁安羌外圍的那卯。頭天已抵達喬克巴黨的113團在團長劉放吾率領下,於黃昏乘車趕到Pinchong河北岸展開,午夜進入攻擊位置。 18日拂曉,113團2營在英軍輕戰車12輛及3門火炮支援下進攻北岸日軍。註10。至午後擊潰當面日軍,迫使第9中隊撤退到Pinchong河以南註11(壹說為高延大隊兩中隊註10)。3營隨即渡河追擊,試圖殲滅該部日軍,但為南(左)岸日軍(第9中隊)所阻註12。
同時,南面撤退而來的英緬軍第1師壹部(據日軍判斷,兵力約4000人,15輛坦克、大炮15門、至少300輛汽車)首先與中井部隊前方據點接觸,隨即向作間部隊主力發起攻擊,試圖突破仁安羌。但因仁安羌附近地形高低起伏交錯,且溝壑縱橫,極度不利於裝甲部隊作戰。英緬軍雖猛烈攻擊,但未能打通公路,直到黃昏停止攻擊註13。撤退途中的英緬軍第1師本來士氣低落,加之被日軍切斷退路和水源,雖有優勢兵力,但無力獨自打通退路,請求中國遠征軍繼續攻擊註14。
33師團收到截獲英緬軍第1師主力的消息後加速進軍,步兵214聯隊第1大隊(德重大隊)18日傍晚首先與中井部隊會師。其他部隊也預計於20日會師仁安羌壹帶,聚殲英緬軍。
18日黃昏,苦戰壹天後的作間大佐整理部隊,將所有部隊(包括前出的中井大隊和高延大隊,以及來增援的德重大隊)都集結於仁安羌東北角。此時仁安羌壹帶日軍總***只有214聯隊加山炮兵第3大隊,另外1個工兵小隊和衛生隊等等少量輔助部隊
19日拂曉,被困英緬軍再次集中全部火力,猛攻東北角,北面國軍也同時加強兵力發起攻擊。日軍以1個中隊增援北面渡口,另以德重大隊向側背突進逆襲註15。
應英方要求,新38師113團最後決定,以右翼1、3營為主攻,左翼2營為佯攻掩護。18日深夜113團1、3營在2營掩護下涉水偷渡,於淩晨在南岸展開。拂曉發起攻擊。1營、2營在英軍裝甲部隊和炮兵全力協同下,與英緬軍南北夾擊,攻入仁安羌核心油田區,英軍裝甲部隊也攻入三岔路口,10時占領油田山頂。3營與日軍增援部隊反復爭奪501高地,三得三失,於14時完全攻克501高地,3營營長張琦在戰鬥中犧牲。15時日軍向南退出仁安羌。兩軍在仁安羌以南形成對峙,仁安羌解圍戰結束註16、17。
根據遠征軍第壹路軍司令長官羅卓英和林蔚20日分別致蔣介石密電,19日戰鬥日軍傷亡500余,國軍傷亡百余,英軍傷亡不詳註18。據孫立人回憶錄,本次作戰第113團參戰人員1121人,陣亡204人,傷318人註19。另據邱中嶽,日軍傷亡千余,國軍傷亡522人註20。至於隨軍的孫克剛《緬甸蕩寇誌》和王楚英回憶錄等等所雲“日軍遺屍1200余具”註21、22,殊不可靠。
戰後,113團在仁安羌以南布防,師直屬隊和112團於19日黃昏到達Pinchong河北岸布防註23。日軍方面,荒木部隊和原田部隊分別於19日下午和20日淩晨到達仁安羌註24。20日上午113團在仁安羌以南與日軍增援部隊接觸。孫立人於20日下令,準備21日發起進攻,但英緬軍軍團長斯列姆轉來密函,告知第5軍已然轉進。孫立人被迫下令梯次掩護撤退。21日日軍第33師團占領仁安羌註25。 註1: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著,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譯:《緬甸作戰》(上),中華書局1987年2月第1版,91-92頁。
註2:張家德著:《中國抗日遠征史》第壹卷《保衛滇緬路》,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302-304頁。
註3:同註2,305頁。
註4:舒宏艦:《解讀中緬印抗戰史上的仁安羌大捷》,《軍事史林》2011年第10期,第8頁。
註5:同註1,94頁。
註6: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第三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9月第1版,296頁
註7:同註4,219-220(8-2045、8-2046)頁。此處作15日。
註8:中國歷史第二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1418頁。
註9:同註1,94-95頁。
註10:同註2,308頁。
註11:同註1,95頁。
註12:同註4,220(8-2046)頁。
註13:同註1,95頁。
註14:同註4,220(8-2046)頁。
註15:同註1,95-96頁。
註16:同註4,220-221(8-2046、8-2047)頁。
註17:同註2,310-311頁。
註18:同註6,296-297頁。
註19:郭汝瑰黃玉章主編:《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下冊),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130頁。
註20:同註2,311頁。
註21:孫克剛等著:《中國遠征軍在緬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12頁。
註22:王楚英:《揚威異域——仁安羌大捷親歷記》,《軍事歷史》2006年第8期,42-51頁。
註23:同註4,221(8-2047)頁。
註24:同註1,96頁。
註25:同註4,221(8-2047)頁。《緬甸作戰》作20日。
註26:同註2,314頁。
註27:同註19,1132-1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