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壹代,鑒於明末坊間印本漸濫的情況,以及當時文字獄的威勢,很多有抱負的學者開始專註於校勘及考證,不少藏書家也就成了校勘學家、目錄學家。如歷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不僅藏書豐富,學問淵博,而且非常重視目錄。他認為:“目錄之學,學問中第壹緊要事,必以此問道,方能得其門而入”,強調目錄學為讀書入門之學,為後來學者所服膺。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上海作為東方大埠,五方雜處,藏書家隊伍也發生很大變化。太平天國興起之後,江南書業中心從蘇州漸漸東移上海,壹些人依仗雄厚的財力,甚至依仗權勢大肆收書,不數年,往往插架萬卷,蔚為大觀。他們之中有的是大官僚,如丁日昌、盛宣懷、李鴻章;有的是實業家或大商人;當然其中也有許多是熱愛藏書的學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