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大麥簡介

古籍中的大麥簡介

大麥Barley(學名Hordeum vulgare),屬禾本科植物,是我國古老糧種之壹,已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

大麥可分為秋大麥和春大麥兩種。兩種雜交後產生壹種四棱大麥(bigg)可以提供相同的營養,但質量要差些。春大麥的耕種與燕麥相似,秋大麥則與小麥相似。最佳的春大麥播種季節為三月或四月。

大麥還可分為雙棱(orow,Hordeum distichum)、四棱(fourrow,Hordeum tetrastichum L.)、六棱(sixrow,Hordeum vulgare var hexastichum K?rn)大麥。雙棱含有較少的蛋白質和較多的酶。高蛋白質的大麥適合作為食品或飼料,含較多酶的大麥麥芽可用來釀酒。雙棱大麥是最老的品種,野生大麥都是雙棱的。還分為無殼和有殼大麥,有殼大麥是老品種。

大麥是人和動物的主食之壹。由於它對鹽堿化土壤的適應性比小麥強,可以解釋公元前20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大麥種植的增長。大麥芽是釀造啤酒和威士忌的關鍵原料。

大麥是壹種主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是世界上第五大耕作谷物(種植面積為 530,000 平方千米 或 132,000,000 英畝)。

世界谷類作物中,大麥的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小麥、水稻、玉米、而居第四位。我國的大麥現多產於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大麥子粒扁平,中間寬、兩端較尖,呈紡錘形,成熟時皮大麥的子粒與內、外稃緊密粘合,而裸大麥則易分離。

我國栽培的大麥主要有多棱大麥和二棱大麥兩個亞種。根據帶稃或稞粒的特征,再分為多棱皮大麥、多棱裸大麥、二棱皮大麥、二棱裸大麥四個變種,糧食生產上所稱的大麥壹般系指皮大麥,裸大麥在不同地區有元麥、青稞、米大麥等俗稱。

詳見百科詞條:大麥 [ 最後修訂於2010/12/7 21:07:24 ***2070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