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彜族有哪些傳統

彜族有哪些傳統

彜族習俗 獨特多姿的彜族民俗風情盡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文明之韻味。彜族在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的獨特多姿的民族風情,體現在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 彜族飲食 彜族有偏愛吃粑粑的傳統習慣,粑粑多以玉米、蕎麥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圓,重約半斤,而以“略粑”為精美,“略粑”以玉米粗磨去殼後,再加水細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細膩香甜,分外可口。壹般只在年節或貴客臨門時特意制作,被視為高級食品。 彜族飲酒,習慣喝“轉轉酒”,但凡賓客至或喜慶節日,有的節會議事皆飲酒。飲酒時,數人或者數十人團團圍坐,壹座用壹酒器輪飲,壹次喝壹口,團團轉,直喝到酒醉方休。興來時則豪飲,不論壹碗半樽可壹氣喝下,以顯示豪爽氣概。 彜族群眾特別好客。不論走進誰家,不管是否親友或是相識,只要說出姓名、家支,都會受到熱情接待。按家境條件盡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並留住宿,從不索取報酬,而且誠摯大方。對親友貴客殺雞、殺羊招待。對特別尊貴的客人,如條件許可,還要殺牛招待。殺雞招待是最輕的,也要把全部雞肉端上桌先請客人吃,並請客人吃雞頭,看財喜。殺豬殺羊除招待客人吃飽吃好外,還要送豬頭半塊,羊胛肉壹塊讓客人帶走,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和熱情。 彜族房舍 房屋的宅基地,多選擇居高臨下有險可據的小山頭或山坡平地處。古時,彜族因生產生活因素,常遷徙。富裕之家,大多在高低山修築兩處住所,冬天居低山住房,夏天則遷往高山居住,有的夏天居大涼山美姑,冬天遷回峨邊居住。 過去的彜族房屋多為壹間,土墻瓦板四壁無窗,無天花板,屋內十分昏暗。進門為中房,設火塘,火塘以3個鍋莊石安裝而成,是全家做飯、用餐、烤火、議事、息宿、待客之所。中房左側用竹笆隔開,內為主婦居室,也是存放糧食、衣物、銀錢之處,右側為磨房和堆放雜物、農具甚至拴豬的地方。 彜族婚俗 峨邊彜族的婚姻嫁娶習俗,在民主改革以前,實行彜族內部通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轉房、贅婚等婚姻制度,壹般實行壹夫壹妻制,也存在父母包辦、媒妁之言、買賣婚姻的現象。從訂婚到結婚過程中保留著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嫁禮儀和形式。 彜族葬俗 彜族對死者,普遍進行火葬,但對尚未長牙的死嬰,則實行土葬。 彜族歲時節俗 涼山彜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兩個:壹是彜族年節,二是火把節。峨邊彜族的年節:涼山彜族年是彜族的太陽歷,壹年為十個月,在年終的壹個月相當於農歷的十月,也是彜區秋收結束之際,彜族各個村寨選定壹個吉日,壹般在十月初壹至十五之間的3天時間,就是彜族過年的日子。 在過年的前壹天是除夕,家家戶戶大搞衛生,掃盡地面,清洗家具。過年的第壹天淩晨,有條件的家家戶戶殺過年豬,按崇敬祖先和尊敬老人的傳統習慣和規距,過年首先從村寨最受尊敬的長者之家殺豬起。然後各戶依此宰殺。豬殺死後,取出膽、腰、脾、胸肉、煮熟切塊與蕎粑盛入高腳木盆,再用壹塊燒紅的山石,投入壹碗清水之中,產生蒸汽上繞三圈,意為除汙去穢,然後斟上泡水酒並肉盆壹道獻於內室祭臺上,舉行迎祖儀式。 過年期間,人人穿戴壹新。青年人舉行賽馬、摔跤、鬥羊、鬥雞等活動,孩童們則到村外野外野炊,盡情地遊玩;老人們則相邀到壹起聊天、飲酒。 三天以後,開始走親訪友,到遠處親戚家拜年。已出嫁的姑娘帶著酒、豬頭肉等禮品回娘家,看望父母。約五六天後,過年才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