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主要講的是如何治國安民。
很多人都很好奇,兩個季節的名字怎麽能作為題目。既然可以叫春秋,為什麽不能叫夏冬?所以提問者有這個疑問很正常。
喜歡文學的朋友會發現,古詩裏東風壹定要描寫春天,南風壹定要描寫夏天,西風壹定要描寫秋天,北風壹定要描寫冬天。
再比如為什麽叫逛街,不叫買南北?
答案只有壹個,那就是和古人對天地的定位和認識有關。
太陽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這是古人觀察到的,他們在此基礎上開始了中國文化的創造。
太陽從東方升起,自然象征著希望。壹日之計在於晨,也有壹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這是壹個充滿希望的時刻。所以東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新的生命、生機和活力。
在四季中,春天是最合適的。
春天自然是東方古人安排用來代表生命的,但秋天是什麽呢?
當太陽下山時,這是壹種收縮。這絕對不是希望而是寒意。它在西部。
秋風掃落葉,是壹種蒼涼,很像西方的夕陽。在古代,秋天被放在西方。既然春天代表生命,秋天自然就和死亡有關系。
南方代表夏天,相當於中午的太陽,最大的感受就是熱。同樣,北方代表冬天,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就像半夜壹樣。
看到這裏,相信朋友們對古詩詞中出現的說法已經不再困惑了。
妳為什麽又去購物了?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大家都去趕集,古人沒有時間和鐘表,只能看太陽。當他們到達時,太陽正好在中午。太陽落山,大家各自回家,交易結束。
所以說到底,中國文化直接關系到天地運行的規律。
這個概念確立之後,再看下面的內容,邏輯上就清楚了。
《道德經》裏有壹句話:君子居所貴在左,用兵貴在右。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麽是左邊貴,右邊貴?
朝南的房子最好,皇帝坐在朝南的位置。此時他的左膀右臂在哪裏?
他的左手在東方,右手在西方。剛才說了,東方是春,屬木,代表生命。西方是秋天,金表示寒冷。應該不需要解釋為什麽“君子住宅貴在左,打架貴在右”。如果妳翻翻史書,會發現只有秋後有題,春後無題。
在古人眼裏,春天是萬物復蘇的時刻,而不是殺戮的季節。
《道德經》裏還有壹句話:好事還左,壞事還右。這其實是壹種取向的擴展。吉祥自然生,邪惡自然與死有關。
所以《春秋》講的是生死,也就是這本書講的是如何讓人安居樂業,這就是春天。秋自然需要刑罰來治理天下,也需要武力來保護國家。
也就是說,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所以書名可以看出作者要寫什麽。
當我們只重視民生,卻不重視保護的時候,我們就容易受到外敵入侵,我們只是壹股強大的力量卻不關心人民,人民自然就有意見。這是《春秋》的深意,也符合陰陽之道。
對於夏冬來說,夏冬意味著不生不死,壹個意味著到達最高點,另壹個意味著第二輪的開始和第壹輪的結束。這和治國沒有關系。
順便說壹句,在這壹點上我再多說壹句。《道德經》裏也有這麽壹句話:持左契者,是聖人,而不責他人。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麽聖人持左行而不持右行?還有人會問什麽是左事跡。
看完以上內容,我相信妳對左奇已經有了清晰的認識。左奇的意思是給人們生命。如果妳是對的,那就是殺戮。關於這些根文化,我在《為什麽從拳禮和鞠禮看左手在右手之外》中談到了傳統文化的核心邏輯。還有詳細的說明。
作為壹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在去看之前,先搞清楚我們文化的核心邏輯會更清晰,否則很容易覺得難以理解,或者按照那裏的現代字面意思自己去解釋,很容易導致理解上的困難,或者理解的遠非完美。
所以當妳喜歡傳統文化的時候,妳呆的時間越長,妳自然會找到河圖和洛書來研究,因為這些是中國文化的起點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