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閱讀孔字君言

文言文閱讀孔字君言

1. 黃伯思文言文閱讀答案

自幼聰穎,日誦書千余言,復述無遺誤。少時習作詩詞,文采甚麗。青年入太學,成績屢占上遊。元符三年(1100)中進士,授職磁州(今河北磁縣)司戶參軍。不久,改任通州(今江蘇南通)司戶、河南府戶曹參軍。任滿,留守鄧洵辟為右軍巡院,崇寧元年(1102),調任祥定九域圖誌編修官,兼六典檢閱文字。不久,監護崇恩太後園陵使司,掌管箋奏。以修書恩,後又擢升為秘書省校書郎,累遷秘書郎。政和八年(1118)病故。[1]

個人成就

黃伯思著《東觀余論》二卷

黃伯思學問淹通,自《六經》及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蔔筮之說,無不精詣。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彜器款識,研究字畫體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書討論備盡。善篆、隸、正、行、章、草、飛白,皆精妙,亦能詩畫。曾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鹹有依據。著有《法帖刊誤》2卷,此書糾正了《淳化閣帖》不少錯誤。又著有《東觀餘論》,另有《博古圖說》11卷及《文集》50卷,已佚。 組合家具圖冊《燕幾圖》也是黃伯思所著。

黃伯思,字長睿,其遠祖自光州固始徙閩,為邵武人。祖履,資政殿大學士。父應求,饒州司錄。伯思體弱,如不勝衣,風韻灑落,飄飄有淩雲意。自幼警敏,不好弄,日誦書千余言。每聽履講經史,退與他兒言,無遺誤者。嘗夢孔雀集於庭,覺而賦之,詞采甚麗。以履任為假承務郎。甫冠,入太學,校藝屢占上遊。履將以恩例奏增秩,伯思固辭,履益奇之。元符三年,進士高等,調磁州司法參軍,久不任,改通州司戶。丁內艱,服除,除河南府戶曹參軍,治劇不勞而辦。秩滿,留守鄧洵武辟知右軍巡院。

伯思好古文奇字,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漢彜器款識,研究字畫體制,悉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遂以古文名家,凡字書討論備盡。初,淳化中博求古法書,命待詔王著續正法帖,伯思病其乖偽龐雜,考引載籍,鹹有依據,作《刊誤》二卷。由是篆、隸、正、行、草、章草、飛白皆至妙絕,得其尺牘者,多藏弆。

又二年,除詳定《九域圖誌》所編修官兼《六典》檢閱文字,改京秩。尋監護崇恩太後園陵使司,掌管箋奏。以修書恩,升朝列,擢秘書省校書郎。未幾,遷秘書郎。縱觀冊府藏書,至忘寢食,自《六經》及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天官地理、律歷蔔筮之說無不精詣。凡詔講明前世典章文物、集古器考定真贗,以素學與聞,議論發明居多,館閣諸公自以為不及也。逾再考,丁外艱,宿抱羸瘵,因喪尤甚。服除,復舊職。

伯思頗好道家,自號雲林子,別字霄賓。及至京,夢人告曰:"子非久人間,上帝有命典司文翰。"覺而書之。不逾月,以政和八年卒,年四十。伯思學問慕揚雄,詩慕李白,文慕柳宗元。有文集五十卷、《翼騷》壹卷。

二子:詔,右宣教郎、荊湖南路安撫司書寫機宜文字;訁乃,右從事郎、福州懷安尉,裒伯思平日議論題跋為《東觀余論》三卷。

望采納。

2. 陳仲舉禮賢文言文閱讀答案

原文: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誌。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陳仲舉的言談是讀書人的榜樣,行為是世間的規範。

他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誌向。他出任豫章太守時,壹到任,就打聽徐孺子在哪兒,想先去拜訪他。主簿稟告說:“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俯去。”他說:“周武王得到天下後,墊席都沒坐暖,先去賢人商容的住處去表示敬意,我禮敬賢人,不先進官屬,有什麽不可以的呢?”

陳仲舉是積極投身於民間低層去禮賢的人 這是陳太守的不等閑處

3. 文言文閱讀 宋史·何繼筠傳

荊罕儒,冀州信都人。

父基,王屋令。罕儒少無賴,與趙鳳、張輦為群盜。

晉天福中,相率詣範陽,委質燕王趙延壽,得掌親兵。開運末,延壽從契丹主德光入汴,署罕儒密州刺史。

漢初,改山南東道行軍司馬。周廣順初,為率府率,奉朝請,貧不能振。

顯德初,世宗戰高平,戮不用命者,因求驍勇士。通事舍人李延傑以罕儒聞,即召赴行在,命為招收都指揮使。

會征太原,命罕儒率步卒三千先入敵境。罕儒令人負束芻徑趨太原城,焚其東門。

擢為控鶴弩手、大劍直都指揮使。從平淮南,領光州刺史,改泰州,為下蔡守禦都指揮使兼舒、蘄二州招安巡檢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鹽城兩監屯田使。明年三月,世宗幸泰州,以罕儒為團練使,賜金帶、銀器、鞍勒馬。

六年春,軍吏耆艾詣闕請留,恭帝詔褒之。建隆初,升鄭州防禦,以罕儒為使,改晉州兵馬鈐轄。

罕儒恃勇輕敵,嘗率騎深入晉境,人多閉壁不出,虜獲甚眾。是年冬,復領千余騎抵汾州城下,焚其草市,案兵以退。

夕次京土原,劉鈞遣大將郝貴超領萬余眾襲罕儒,黎明及之。罕儒遣都監、氈毯副使閻彥進分兵以禦貴超。

罕儒錦袍裹甲據胡床享士,方割羊臂臑以啖,聞彥進小卻,即上馬麾兵徑犯賊鋒。並人攢戈舂之,罕儒猶格鬥,手殺十數人,遂遇害。

劉鈞素畏罕儒之勇,常欲生致,及聞其死,求殺罕儒者戮之。太祖痛惜不已,擢其子守勛為西京武德副使。

因索京土原之不效命者,黜慈州團練使王繼勛為率府率,閻彥進為殿直,斬其部下龍捷指揮使石進德等二十九人。罕儒輕財好施。

在泰州,有煮海之利,歲入鉅萬,詔聽十收其八,用猶不足。家財入有籍,出不問其數。

有供奉官張奉珪使泰州,自言後唐張承業之子。罕儒曰:「我生平聞張特進名,幸而識其子。

」厚加禮待,遺錢五十萬,米千斛。

4. 文言文閱讀答案郭侃

4.B 註意抓住句中表示時間(丁巳正月)、地點(兀裏兒城)、人物(郭侃及海牙算灘)的關鍵詞,理清句中主要事件(郭侃伏兵殺敵,海牙算灘投降)。 5.D 此指元代的壹種官職,俗稱“萬夫之長”,而非“萬戶侯”。 6.B “最終抵達天房,逼降住石”不正確;根據原文,住石先是詐降,後被打敗,並無“逼降”之說。 7.(1)城被攻破,合裏法算灘上船,看見河中有浮橋阻攔,於是把自己捆綁起來到(郭侃)軍營門前投降。 (語意通順2分;“破”含被動意味,“被攻破”,1分;“扼”意為“阻攔”,1分;“詣”意為“往、到”,1分。) (2)內無錢糧,外無援兵,築城包圍他們,坐等他們困乏,很快就可以捉拿。(語意通順2分;“資糧”意 為“錢糧”,1分;“環”意為“包圍”,1分;“計日”,數著日子,意為“很快”,1分。)

參考譯文

郭侃,字仲和,年幼時受丞相史天澤器重,留在自己家中接受教育。二十歲即任百戶,勇猛而有謀略。壬辰年(元太宗四年,1232),金將伯撒再度攻取衛州,郭侃奮力抵抗,在新衛州破金軍四萬。渡過黃河,襲擊金朝皇帝,行至歸德, 在閼伯臺大敗金軍,隨即跟從速不臺攻打汴京西門,金元帥崔立降,憑借軍功被授予總把之職。丙辰年(元憲宗六年,1256),元朝大軍抵達乞都蔔。乞都蔔城築在擔寒山上,必須用懸梯上下,用精兵悍卒把守,(郭侃)於是修築夾城圍攻,還是不能攻下。郭侃架起大炮轟擊,守將火者納失兒開門投降。丁巳年(憲宗七年,1257)正月,進至兀裏兒城,埋伏軍隊,下令聽到鑼聲就發起進攻。敵兵果真到來,伏兵出動,殺盡了敵兵,海牙算灘投降。算灘,就是漢語的“王”。郭侃進軍到乞石迷部,忽裏算灘投降。又西至報答國。報答是西域大國,土地方圓八千裏,父子相傳四十二代,擁有幾十萬精兵。郭侃大軍到來,打敗報答國七萬軍隊,屠其西城,又攻破東城。東城宮殿,都是用檀香木建成的,元軍點火焚燒,香氣在百裏外都可以聞見。東西兩城間有大河,郭侃預先建造浮橋以防敵軍逃跑。城被攻破,合裏法算灘上船,看見河中有浮橋阻攔,於是把自己捆綁起來到(郭侃)軍營門前投降。他手下的將領紂答兒逃走,郭侃領軍追擊他,到了晚上,各支軍隊想要駐紮休息,郭侃不允許,又行軍十多裏才停下。晚上下起了暴雨,先前所要駐紮的地方積水好幾尺深。第二天,俘獲了紂答兒,處死了他,攻克三百余城。

又向西行進三千裏,到達天房,天房將軍住石送來書信請求投降,身邊的人都把住石的請降當做是真的,輕視他們不作防備。郭侃說:“輕敵的人定會滅亡,軍事機謀多有欺騙,如果中了他的計,沒有比這更恥辱了。”於是嚴加防備來等待。住石果真半路截擊我軍,郭侃與他大戰,大敗敵軍,巴兒算灘投降,攻下壹百八十五座城。西域平定。郭侃至釣魚山報捷,恰逢憲宗駕崩,於是他回到鄧州,開墾屯田,設立防禦工事。

元世祖即位,郭侃上疏提出建立國號、修築都城、設立省臺、興辦學校等二十五件事,後來朝廷都按照他的策略施行。中統三年(1262)二月,徐州總管李杲哥起兵反叛。史天澤薦舉郭侃(去平定),世祖詢問作戰方略,(郭侃)說:“群盜暗中反叛,猶如籠中的老虎。內無錢糧,外無援兵,築城包圍他們,坐等他們困乏,數著日子就可以捉拿。”皇帝認為他說得對,賜給尚衣弓箭。郭侃奔赴徐州,斬殺李杲哥。朝廷賜給他金符,任命他為徐、邳二州總管。

至元二年(1265),有人提出應當解除史天澤的兵權,史天澤於是被調任為別官,郭侃也調任滕州同知。七年,改任白馬縣令,僧人臧羅漢與彰德趙當驢反叛,郭侃又平定了他們。皇帝認為郭侃熟習軍務,提升他為萬戶。江南平定後,調任為寧海知州,壹年後去世。郭侃行軍有紀律,野餐露宿,即使遇到風雨也不進入民舍。所到之處興辦學校督促農業,官吏和百姓都敬畏服從他。

5. 郝景春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譯文供參考:

郝景春,字和滿,江都人。鄉試中舉,授鹽城教諭,因犯過失而罷職歸家。啟任陜西苑馬寺萬守監錄事,後調為黃州照磨,代理黃安縣事。到任剛三日,農民義軍突然來攻城,景春等堅守八天八夜,義軍撤走。

崇禎十壹年(1638),升任房縣知縣。農民起義軍領袖羅汝才率九營之眾向熊文燦請降,文燦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猶豫起來。景春單騎至義軍兵營去勸說,並與汝才及其同黨白貴、黑雲祥歃血為盟。汝才到文燦軍門投降,而所部諸營分駐於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與貴、雲祥駐於房縣城郊。當時,鄖陽各縣城墻都被破壞,只有房縣有賴於景春安撫,大體上可以防守。然義軍雜處其間,居民日夜不安。景春與主簿朱邦聞、守備楊道選壹方面修理防禦工事,壹方面與義軍諸營和睦相處。

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張獻忠在谷城舉兵反明,約汝才壹同行動。景春子郝鳴鑾還是生員,有萬夫不敵之勇,他對其父說:“房縣城為敵攻擊目標,僅疲憊瘦弱的士兵不過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鎧甲去見汝才說“:妳難道不念曾與我父親燒香盟誓之言嗎?希望妳慎重,不要與張獻忠壹同作亂。”汝才假意允諾。鳴鑾察覺出汝才的允諾並非真心誠意,回來與道選領兵登城防守,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城下。鳴鑾等斬義軍將領上天龍,遣使向熊文燦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見到文燦。

不久,義軍大隊人馬至房縣城下,獻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隊伍打紅旗。忽然兩軍合在壹起並力圍攻。義軍將領白貴、黑雲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讓給我們,保證無事。”獻忠又令張大經來勸降。景春在城上大罵,鳴鑾且守且戰,堅持了五天五夜。義軍損失不少,獻忠左足受傷,其心愛戰馬也被殺死。守軍指揮張三錫開北門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選在巷戰中犧牲。大經促使汝才勸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問他府庫財物何在,景春厲聲道“:庫藏若還有財物,妳們也破不了城!”義軍殺壹典史、壹守備來恐嚇他,景春終不屈服,與其子鳴鑾壹道被殺。其仆陳宜和朱邦聞壹家都死。朝廷聞知,贈景春尚寶少卿,建祠奉祀,後又改贈太仆寺少卿。

6. 王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7. 陸元方賣宅的文言文閱讀翻譯和答案

《陸元方賣宅》原文

陸少保,字元方,曾於東都賣壹小宅。家人將受直矣,買者求見,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無出水處耳。”買者聞之,遽辭不買。子侄以為言,元方曰:“不爾,是欺之也。”

註釋

曾:曾經

直:通“值”,價值

因:就;於是

甚:很;非常

出水:排水

聞:聽見

遽:就

辭 :拒絕

侄:侄子

以為言:就此說了埋怨的話

爾:這樣

是:這是

誑:欺騙

但:只

翻譯

陸少保,字元方(陸少保)曾經 在洛陽城賣壹棟房子,家裏人要把房子賣了換錢,買(房子)的人要求拜見。於是元方告訴那人說:“這房子非常好,只是沒有排水的地方罷了。”買(房子)的人聽到(他說的話)後,立刻拒絕不買了。子侄們埋怨了他幾句,陸元方說:“不這樣,這是欺騙對方了。”

8. 《明史.許文岐傳》的文言文閱讀

許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進士。長身巨口,猿臂燕頷,沈靜有謀略。授樂陵知縣。六年春,流賊劉七等屠城邑,殺長吏。諸州縣率閉城守,或棄城遁,或遺之芻粟弓馬,乞賊毋攻。逵之官,慨然為戰守計。縣初無城,督民版築,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築墻,墻高過檐,啟圭竇①,才容人。家選壹壯者執刃伺竇內,余皆入隊伍,日視旗為號,違者軍法從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開城門。賊果至,旗舉伏發,竇中人皆出,賊大驚竄,斬獲無遺。後數犯,數卻之,遂相戒不敢近。事聞,進秩二等。時知縣能抗賊者,益都則牛鸞,郯城則唐龍,汶上則左經,浚則陳滯,然所當賊少。而逵屢禦大賊有功,遂與鸞俱超擢兵備僉事。逵駐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馬。逵築城鑿池,設樓櫓②,置巡卒。明年五月,賊楊寡婦以千騎犯濰縣,指揮喬剛禦之,賊少卻。遙追敗之高苑,令指揮張勛邀之滄州,先後俘斬二百七十余人。未幾,賊別部掠德平,逵盡殲之,威名大著。

十二年遷江西副使。時宸濠黨暴橫,逵以法痛繩之。嘗言於孫燧曰:“寧王敢為暴者,恃權臣也。權臣左右之者,貪重賄也。重賄由於盜藪,今惟翦盜則賄息,賄息則黨孤。”燧深然之,每事輒與密議。及宸濠縛燧,逵爭之。宸濠素忌逵,問:“許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殺汝邪?”逵罵曰:“汝能殺我,天子能殺汝。汝反賊,萬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並縛之,曳出斫其頸,屹不動。賊眾***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貽其友給事中張漢卿而無書。漢卿語人曰:“寧邸必反,汝登其為文山乎!”逵父家居,聞江西有變,殺都禦史及副使,即為位,易服哭。人怪問故,父曰:“副使,必吾兒也。”世宗即位,贈左副都禦史。嘉靖元年,改贈逵禮部尚書。

9. 沈貞甫墓誌銘文言文閱讀及答案

自予初識貞甫,時貞甫年甚少,讀書馬鞍山浮屠之偏。

及子娶王氏,與貞甫之妻為兄弟,時時過內家相從也。予嘗入鄧尉山中,貞甫來***居,日遊虎山、西崦上下諸山,觀太湖七十二峰之勝。

嘉靖二十年,予蔔居安亭。安亭在吳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於此。

貞甫是以益親善,以文字往來無虛日。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雖壹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

蓋予屏居江海之濱,二十年間,死喪憂患,顛倒狼狽,世人之所嗤笑,貞甫了不以人之說而有動於心,以與之上下。至於壹時富貴翕嚇,眾所現駭,而貞甫不予易也。

嗟夫!士當不遇時,得人壹言之善,不能忘於心,予何以得此於貞甫耶?此貞甫之沒,不能不為之慟也。貞甫之為人伉厲,喜自修飾。

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嘗假以詞色。遇事激昂,僵仆無所避。

尤好觀古書,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宮。所至掃地焚香,圖書充幾。

聞人有書,多方求之,手自抄寫,至數百卷。今世有科舉速化之學,皆以通經學古為迂,貞甫獨於書知好之如此,蓋方進於古而未已也。

不幸而病,病已數年,而為書益勤。予甚畏其誌,而憂其力之不繼,而竟以病死,悲夫!初,予在安亭,無事,每過其精廬,啜茗論文,或至竟日。

及貞甫沒而予復往,又經兵燹之後,獨徘徊無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嘆矣。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

可悲也已!銘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誌之勤而止於斯!(節選自歸有光《沈貞甫墓誌銘》)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壹項是 A.以予之窮於世 窮:貧窮 B.貞甫了不以人之說而有動於心 了:全然 C.而貞甫不予易也 易:輕易 D.予甚畏其誌 畏:畏懼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組是 A.①其誌之勤而止於斯 ②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 B.①此貞甫之沒,不能不為之慟也 ②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誌,而憂其力之不繼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D.①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②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壹項是 A.及予娶王氏,與貞甫之妻為兄弟 B.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 C.為人伉厲,喜自修飾 D.又經兵燹之後,獨徘徊無所之4.下列對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壹項是 A.歸有光,明代後期散文家,他繼承了西漢和唐宋散文的優良傳統,反對當時浮飾雕琢的文風。本文和《項脊軒誌》都顯得文筆質樸簡潔,情感真摯動人。

B.作者以自己同沈貞甫的交誼為線索,簡要記敘兩人從初識到交厚的過程,重點介紹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為人和為學。最後簡介其卒年,並以銘文作結。

C.文章在平實質樸的記敘中,揭示了貞甫為人耿直,交友誠篤,鄙棄趨炎附勢,抵制浮躁學風的性格特點。這正是平凡讀書人的不平凡之處。

D.本文記敘和抒情緊密結合:自己狼狽不堪卻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慟;畏其誌,憂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論文,今獨處寂寞,不能不嘆;最後贊其勤學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8分)(1)雖壹字之疑,必過予考訂,而卒以予之言為然。(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當不遇時,得人壹言之善,不能忘於心,予何以得此於貞甫耶?(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追記了沈貞甫的的哪些事跡?請列舉?7.歸有光散文具有質樸簡潔、真摯感人的特點,請以本文為例加以闡述。

1.B(A項,“窮”,困厄,仕途不通達;C項,“易”,輕視,看不起;D項,“畏”文中是敬重的意思)2.C(“其”都是作領屬性定語,可譯作“他的”;A項,分別是“在”“向、對”;B項,分別是取消主謂短語獨立性用法和壹般結構助詞;D項,分別是“在”“因為”)3.D(A項,“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文中指“姊妹”,作者與貞甫是連襟關系;B項,“相信”,文中是“信任我”的意思;C項,“修飾”,文中指儀表修飾和品德修養;D項,“兵燹”,古今意思相同)4.B(“重點介紹貞甫的身世”錯,文中重在介紹沈貞甫為人和為學的態度,對其“身世”基本沒有介紹)5.(1)即使是壹個字的疑惑,也壹定要來我這裏考核訂正,並且最終認為我的話是對的。(“雖”1分,“過”1分,“卒”、“然”***1分,錯壹個即不得分) (2)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時,聽到別人壹句好話,也不能忘懷,我憑什麽從貞甫那裏得到這樣的(恩遇)呢?(“遇”1分;“壹言之善”1分;“何以”,譯對賓語前置,1分;“於貞甫”,翻譯時應前移,1分;“得此”,應譯出“此”指代的內容,1分)6.(1)貞甫在我仕途不濟時仍然向我請教學問;(2)貞甫不管我仕途逆與順,都不改變對我的看法;(3)貞甫上進好學,抱病著書立說。

(每句1分,大意對即可。***3分)7.歸有光通過回憶沈貞甫的三件小事,表達了對他的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自己狼狽不堪時受到沈貞甫的敬重,字裏行間流露出感激之情,現在失去了知音,是人生的壹大痛;敬畏沈貞甫的治學精神,擔心他的健康,而沈貞甫最後因勞累而死,是令人悲傷的;昔日交往密切,同遊同樂,壹起切磋學問,現在只剩下自己。

10. 文言文閱讀答案劉顯傳

《明史 劉顯傳》譯文:

劉顯,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絕倫,青年時家貧,為人傭工為生,趕上了荒年,因吃量過大,經受不了饑餓煎熬,便有了輕生的念頭。他來到壹座荒祠裏上吊,不想壹連吊了兩次,都因為繩子和房椽斷了而未遂,劉顯以為是有神人護佑,便拜別神像、慟哭而去,混跡於壹幫牽夫裏,為人拉牽幫傭,輾轉經年,到達了天府之國四川,寄居在壹所寺廟裏,靠打短工和偷吃廟裏的供品維持生計。他把偷來的供品扣在壹口大鐘裏,天長日久便被人發現了,他神奇的體力被人們以為是天人下凡。嘉靖三十四年,川南宜賓苗人做亂,巡撫張臯募兵平叛,在眾人的勸說縱恿下,劉顯應募投軍,在首次戰鬥中,他手舞兩把大鍘刀當先沖鋒,親手砍殺五六十人,並手擒三名首惡,後軍繼進,使這場叛亂壹舉蕩平,劉顯由此聲名大震,從壹名走卒壹下子升為副千戶。從此他壹直身歷沙場,七年之間憑了戰功直升到總兵,其升遷之快,為歷代武將中所罕見。

參考:

/link?url=4iwPIcqEeg8u9CTBVMTRFYNXwaxqjAT820Cli_L7CFbEtY27L-XerGgwrm_KrumjNMEuDRhaESxzmxulImsOKfuDZnb_TzxP2VGrP7wZkE7

註:

《梁書·劉顯傳》、《南史·劉顯傳》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