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要錢沒錢要地沒地,整個大環境壹直都對書店不太友好,以及不斷能看到“XX書店倒閉”的消息,但是卻壹點都不妨礙我繼續做“開書店”的夢。
被現實的嘴巴子打的有多痛,夢想就有多甜。
為了“解饞”,我又把去年看的 《但是還有書籍》 翻了出來,又“拔出蘿蔔帶出泥”的發現了兩部寶藏紀錄片—— 《書迷》 與 《書店裏的影像詩》 。
《書迷》 是2017年央視播放過的紀錄片,與《但是還有書籍》壹樣,只有短短的4集,每壹集壹個主題。
《但是還有書籍》中,采訪了編輯、二手書攤攤主、繪本畫家、書籍設計師以及讀書的人們(B站up主之類的),而《書迷》卻是從另壹個角度來講述關於書的故事,敘事更深入。
第壹集講的同樣是書籍設計師,《但是還有書籍》是從設計靈感及藝術呈現的技巧入手,而《書迷》則是從書本身入手,講述了書籍設計大師朱贏椿與《蟲子旁》、《不裁》及《平如美棠》的故事。
《蟲子旁》讓他初次嘗試了許多好玩的事情;《不裁》則讓他的設計站在了輿論的浪尖上;而《平如美棠》則讓他退回到了書籍本身,壹切以作者的想法為主導。
第二集講的是關於幾個不同書店的事情。
理想與現實相交織的麥田書店老板馬力、獨立書店標桿先鋒書店老板錢小華,以及在楊梅竹斜街的模範書局老板姜尋。他們的經營理念、對書店的期望都不壹樣。
坐落在昆明的麥田書店,裏面有音樂和書籍,老板馬力擁有壹支自己的樂隊,從創辦到今已經許多年,樂隊中的成員來來往往,但是馬力壹直都在,他賣書、賣音樂相關的壹切,也販賣著夢想。
而 南京先鋒書店 大概是每壹個獨立書店運營者最想達成的模樣,有熱度、有想法,甚至敢將書店開到碧山去(馬伯庸還在那裏做了《顯微鏡下的大明》的讀者見面會,嫉妒讓我不開心)。每壹家先鋒書店都是不同的樣子,也都是想開書店的心中理想的樣子。
位於楊梅竹斜街的 模範書局 ,經營著舊書生意,還做雕版印刷品,這算是為書店開拓的另外壹條生存之道。
第三集則把目光集中在書迷身上(第三集,點題了!),有“那個帶帽的”史航、“不花點錢不痛快”的徐鳳文、喜歡去九份樂伯那收書的陳逸華。
他們不僅愛看書,更愛買書。
這大概是所有喜歡書的人的通病,也總是會有人問:“妳數過自己有多少本書嗎?這些書妳都看過嗎?”以前我總是會很認真的回答,甚至真的用APP記錄我有多少本書。
但是現在,我可以用史航的壹句話回答: “我頭頂的星空我沒有數過,我又不都看得見。”
原本以為,看完第二集,我就能打消開書店的念頭(小書店真的賺不到錢,養不活自己),看到第三集就能勸自己“老老實實當個買書的也挺好”,但是到第四集,就壹擊打回原形。
第四集叫 《販書記》 ,聽聽這名字,多有市井江湖氣息!心動了心動了!
販書記的主角跟第二集的本質上相似,但是販書記的主要是二手書商。
說他們是“商”,也不全然。
三家店,布衣書局、梅菲斯特書店以及青簡社。
壹個賣二手書,在舊書市場上壹麻袋壹麻袋的扛,壹倉庫壹倉庫的堆,壹個平平無奇的二手書商,16年(現在已經18年了)從壹個人發展成了壹個團隊,從二環搬到了五環,看了下他們的微博,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書店。
壹個在上海居住,收二手書的時候會跟老板討價還價的魯毅,將自己的“書店”開在二樓,壹進入就像是壹個私人書房,隨緣來客人,極其舒適。(我在孔網上真的找到了這家書店,還看到了同款桌布!)二手書的有趣在於上面會有另壹個人的痕跡。
就像他曾收到過壹本書,上面寫了“艾宓表妹,要做壹個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後來被壹位顧客翻出來,正好認識這個“艾宓表妹”,因為他參加過她的葬禮。
壹個從安徽來到衢州,從不識字到靠二手書賺到了第壹桶金,從此他便開始學習壹些古籍知識,店裏面堆滿了舊書箱,給女兒的禮物也是壹套古書。
甚至還買到過範思平(張愛玲筆名)翻譯的《老人與海》。
舊書的魅力在於它帶來的壹切未知的驚喜。
有時候並不是內容本身,更多的是來自它曾經的主人,以及歷史在它們身上留下的壹些痕跡。
如果說《但是還有書籍》和《書迷》是圍繞書的不同角度來講的,那麽臺灣拍攝的 《書店裏的影像詩》 則是單純的在講書店的故事了。
很簡短,很多彩。
也從沒想過,書店會有這麽多種形態。
有開在鄉村的,有開在鬧市的,有為了特殊人群開設的,還有因為自己理想生活而開設的…
每個片段都非常的簡短,基本上在3-5分鐘內,有時候是采訪,有時候是靜靜的拍攝,還有壹個是直接對著書店門口,從早拍到晚,只拍來來往往的人群。
大概是臺灣獨有的氛圍,每家書店無論經營好壞,店主心態都很平和隨意,每壹個獨立書店都是壹片小天地,深藏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特別喜歡《書店裏的影像詩》。
片頭將“影”和“像詩”分開來。
書店裏的影,像詩。
充滿詩意與歡喜。
----
在這裏絮絮叨叨的寫了壹些文字,不過是想表達自己對於書籍的喜愛,電子信息爆炸的時代中,從公眾號開始,壹直到短視頻,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快,快到現在只用3秒,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而大數據也會根據日常的選擇,來為妳“量身定制”壹些內容,進行推送。
獲利的方式變得簡單快速,但是世界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無趣。
無論是裝幀藝術、還是閱讀樂趣,亦或是舊書給予的驚喜。
唯有書籍,能讓我們得到片刻喘息。
另,文中提到的三部紀錄片,都在B站有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