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能解釋韓國世宗大王以前的文字是什麽?是漢文嗎?韓語的語法和咱的不同,那他們怎麽念呀?

誰能解釋韓國世宗大王以前的文字是什麽?是漢文嗎?韓語的語法和咱的不同,那他們怎麽念呀?

古代朝鮮的文字實際上有三種:1、純漢字:完全使用中國的文法規則。2、吏讀文字:用漢字拼寫朝鮮語言,但是保留漢字的意義與基本文法。3、純朝鮮字:就是朝鮮世宗創造的拼音字,古代朝鮮的“諺文”。

朝鮮“諺文”是15世紀發明的。因為漢字不足以充分表現韓語的發音和朝鮮民眾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鮮平民根本不識漢字,只有朝鮮貴族、官員會使用漢字,稱為“吏讀文字”,而普通朝鮮平民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文化交流,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年積月累的農業耕種經驗和農耕方法無法長久地流傳下去,所以,朝鮮世宗大王(1418-1450年)在位時,組織起當時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朝鮮“集賢殿”的優秀學者,還特意派遣壹位朝鮮知名學者,前後十幾次到中國來學習、研究漢字精髓,歷時達三十年之久,才最終在1443年發明創造了朝鮮文字。並於1446年發布《訓民正音》公告,序言中寫道:“中國文字是基於中國歷史應運而生的,因此無法清楚的表達朝鮮韓語特有的語境,無法充分表現庶民的想法和感情。考慮到我國子民的實際情況,我創立了這28個字母(註:經過字母的演化與合並,現代朝韓社會只使用24個字母,比26個英文字母還少2個,是歐美學者比較公認的簡化拼音),這些文字簡單易學,希望能提高每位朝鮮國民的生活質量”。從這篇序言中可以看出世宗大王對朝鮮文化的獨立、國民的繁榮所持的執著和獻身精神。 韓語的音節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輔音、元音、尾音,這是世宗大王和集賢殿的學士們創造韓文字的基礎。尾音不是單獨創建的,而是根據輔音的重復而創,因此韓語是充分有效地結合元音和輔音而成的,應該說是不錯的拼音文字。

雖然1443年意味著朝鮮韓文的正式誕生,但是並不意味朝鮮拼音文字的真正使用,由於中國漢字在朝鮮的強大文化影響力,朝鮮拼音文字壹直作為“韓語拼音”而存在,被朝鮮婦女和沒受過良好教育的朝鮮人使用,被稱為二流文字的“諺文”,而朝鮮的貴族、官員還是繼續使用漢字“吏讀文字”。

19世紀末,由於中國清朝的衰落,漢字也因而在朝鮮走下神壇,被降格為朝鮮“諺文”的二流文字。朝鮮半島在1945年被蘇聯、美國分割成為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世宗450年前創造的拼音文字在朝鮮被稱為“朝鮮文”,在韓國被稱為“韓文”,其實都是壹樣的。區別是:韓國的“韓文”至今還允許少量夾用漢字;而“朝鮮文”在1948年和1954年兩次‘廢除’漢字,不允許夾用漢字,現在的朝鮮文已經是純朝鮮文了,而且中國東北吉林省的朝鮮族自治區的學校也使用純朝鮮文。

2005年2月9日,為解決韓文難以清楚地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並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

除韓國、朝鮮使用漢字外,過去使用過或現在仍然在使用漢字的國家有越南、日本。

越南在公元第壹世紀傳入漢字。13世紀創造了越南形聲字,叫做“字喃”。“字喃”壹直與漢字平行使用。19世紀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1945年,越南民主***和國成立,用新文字掃除文盲。隨著掃盲工作的開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紀傳入漢字。不久,日本把漢字當成記音的字母來記錄日本語言。後來又把記音字母的漢字筆畫簡化,創造出“假名”。到了第七世紀,就出現了漢字夾用“假名”的日文。現在漢字在日文中,只是當作“定型字”來使用,如果有寫不出的漢字,也可以直接寫假名。壹般的日本人使用的日文,是以假名為主,夾用壹部分漢字。漢字曾被限制在1850個,叫做“當用漢字”,另有92個漢字,作為“人名特用字”。1981年3月,日本國語審議會向文部省申報了所擬訂的《常用漢字表》,***有1945字,代替了《當用漢字表》,並於1981年10月公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