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現象分為兩大類:①心理過程;②個性心理特征。這兩類心理現象的關系是***性與個性的關系。在上壹章裏,我們論述的是心理過程,在這壹章裏,我們將詳細講述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
壹、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使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征。能力分為壹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大類。壹般能力是人們順利完成活動任務必須具備的壹些基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註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等。這些能力的核心和主要部分,適用於廣泛的活動範圍。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動領域發揮作用的能力,它是順利完成某項專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能力。例如,研究數學必須具備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從事文學創作,壹定要具備閱讀能力、藝術想象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壹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在具體活動中總是有機地聯系在壹起的。壹般能力越是發展,就越為特殊能力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反過來,特殊能力得到發展,也必定促進壹般能力的發展。
先天素質對後天能力的發展有壹定影響,但素質本身並非能力,良好的能力絕不是與生俱來,只有通過後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籍中,已提到智力、智能。如“智力不用則君窮乎臣”(《韓非子·八經》),“奪其智能,多其教詔”(《呂氏春秋·審分》),《黃帝內經》不僅指出人的壹般能力有強弱之分,所謂“士之才力,或有厚薄”,而且談到專業能力的高低差異。
《內經》根據人的思維、情欲、意誌和行為的不同,還將人分為“智者”和“愚者”兩種類型。在思維方面,愚者只知形、察異,而智者善思、察同;在意誌方面,愚者意誌不理,而智者意和。
二、氣質
氣質,是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包括速度、強度和傾向性,它是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外部表現。不同氣質的人,心理活動的特點也各不相同。①活潑型氣質的人,活潑好動,善於交際,思維敏捷,易接受新事物,但印象不深;情感比較外露但體驗不深,容易產生也易變化。②不可抑制型氣質的人,直率熱情,精力旺盛,脾氣急躁,易於沖動;思維敏捷,但準確性差;情感明顯外露,但持續時間不長。③安靜型氣質的人,安靜穩重,沈默寡言;善於克制自己,善於忍耐,不尚空談,情感不易外露;外部動作少而緩慢,主意穩定,不易轉移。④弱型氣質的人,好靜,體驗方式少,但體驗深刻、持久;情感不易外露,動作遲緩,但準確性高。
氣質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制約,是穩定性最強的個性心理特征。具有某種氣質的人,在動機、目的、內容不同的活動中,都會顯示出同樣的動力特點。例如,壹個安靜型氣質的人,參加慶祝活動總是樂而有控,不會手舞足蹈;參加追悼活動,也能哀而有節,不會呼天喊地。當然氣質並非完全決定於先天遺傳因素,也要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在教育、生活環境及個人長期實踐的影響下,也會產生壹定的變化。
祖國醫學對人的氣質的劃分,是以陰陽學說為指導。《內經》所謂重陽之人、多陰之人、陰陽和調之人、重陽有陰之人以及多陰有陽之人,似可視為5種不同氣質的人。
(1)重陽之人,其氣質特征為“其神易動,其氣易往也。熇熇蒿蒿,言語善疾,舉足善高”。
(2)多陰之人,其氣質特征為“多陰而少陽,其氣沈而氣往難,故數刺乃知”。
(3)陰陽和調之人,其氣質特征為“血氣淖澤滑利,故針入而氣出,疾而相逢也”。
(4)重陽有陰之人,其氣質特征為“多陽者多喜,多陰者多怒,數怒者易解,故曰頗有陰,其陰陽之離合難,故其神不能先引”。
(5)多陰有陽之人,其氣質特征為“其陰氣多而陽氣少,陰氣沈而陽氣浮者內藏,故針已出氣乃隨其後,故獨行”。
根據陽主動、主外、主興奮,陰主靜、主內、主抑制來劃分:①重陽之人,似可視為興奮亢盛型氣質;②多陰之人為極度抑制型氣質;③陰陽和調之人,即興奮與抑制協調型氣質;④重陽有陰之人是興奮占領優勢,而抑制不足型氣質;⑤多陰有陽之人,則為抑制占優勢,而興奮不足型氣質。
三、性格
性格,是人對待現實的穩定態度和慣常行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是個性心理特征的主要特征,人與人的區別,首先就表現為性格不同。
性格與氣質的關系最為密切,性格的形成也以神經類型為其先天基礎。但性格不像氣質那樣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而更多地受後天環境的制約,社會、家庭、學校、工作崗位都給性格以重要影響,都是性格的塑造者。
性格不是壹朝壹夕形成的,但壹經形成,就比較穩定。因為壹些比較穩定的外界因素經常反復地作用於人,人也總是按壹定的方式應答,久而久之,便形成對現實比較穩定的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
壹個人的性格,總是通過言談舉止和外部情感表現出來。言為心聲,思想支配行動,所以,只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就能了解人的性格,特別是人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方式,最能反映其性格,正如恩格斯所說:“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麽,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古代對人的個性表現,作了十分深入細致的觀察,並且著重研究人的心理類型差異,對心理類型的劃分作了多方面的探討。這種以類型分類的方式來研究人,本身就是壹種科學的創造。尤其可貴的是,在分類研究中,不是孤立地去研究,而是運用人天相應、形神壹體、內外相應、知行統壹的整體觀,從多方面、多層次去進行綜合性的整體研究;不是孤立地研究人的自身和人的主觀心理活動,而從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內在聯系中去研究;不是抽象地研究,而是從其言、行、表情等看得見、摸得著的表現去進行具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