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含義: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通鑒》是壹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壹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3]),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
/search_video/q_%E8%B5%84%E6%B2%BB%E9%80%9A%E9%89%B4
/v?word=%D7%CA%D6%CE%CD%A8%BC%F8&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tpl=videoMultiNeed
這是視頻地址
答題不易,望采納,O(∩_∩)O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