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考古應該讀什麽書
這些是最基本的,不過《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內容有點舊了,比如裏面將二裏頭遺址歸為殷商時期,而最新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已經將其明確為夏的遺址了。 《中國考古學》參考書目 總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 考古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年。 科林 倫福儒,保羅 巴恩《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考古學史與考古學理論 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俞偉超《考古學是什麼:俞偉超考古學理論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嚴文明《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年。 張忠培《中國考古學:走近歷史真實之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舊石器時代考古 王幼平《舊石器時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王幼平《中國遠古人類文化的源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新石器時代考古 張江凱、魏峻《新石器時代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蘇秉琦主編《中國通史 遠古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嚴文明《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張忠培《中國考古學: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趙輝《長江中遊地區新石器時代墓地研究》,《考古學研究》(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夏商周考古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李伯謙《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 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 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孫華《中原青銅文化系統的幾個問題》,《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下),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年。 趙化成《周代棺槨多重制度研究》,《國學研究》第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秦漢考古 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趙化成、高崇文等《秦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俞偉超《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趙化成《從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漢“獨立陵園制”的演化軌跡》,《文物》2006年7期。 巫鴻《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魏晉南北朝隋唐考古 宿白《三國—宋元考古(上)》,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74年。 齊東方《隋唐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齊東方《魏晉隋唐城市裏坊制度》,《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宿白《隋唐長安城和洛陽城》,《考古》1978年6期。 宿白《隋唐城址類型初探(提綱)》,《紀念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三十周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宿白《西安地區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12期。 宿白《西安地區唐墓壁畫的布局與內容》,《考古學報》1982年2期。 齊東方《試論西安地區唐代墓葬的等級制度》,《紀念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三十周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楊泓《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宋元考古 秦大樹《宋元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徐蘋芳《中國歷史考古學論叢》,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宿白《現代城市中古代城址的初步考察》,《文物》2001年1期。 宿白《白沙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中國矽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