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湖州陸心源的皕宋樓藏書全部流入日本靜嘉堂文庫。張元濟先生曾經籌巨款想購買下皕宋樓的藏書,無奈和陸家索要的款項相差甚遠,未能成交。靜嘉堂因得到皕宋樓的藏書而名噪壹時,日本漢學家紛紛來到中國搶購宋元精槧,大量珍貴的古籍流入日本。國內學者、有識之士,莫不扼腕嘆息!劉承幹看到這壹切,毅然決定出重金收購古籍。
經過若幹年的苦苦搜集,甬東盧氏“抱經樓”,獨山莫氏“影山草堂”,仁和朱氏“結壹廬”,豐順丁氏“持靜齋”,太倉繆氏“東倉書庫”等十數家藏書盡為劉氏嘉業藏書樓上的插架。繆荃孫在《嘉業堂叢書序》中說:“諸藏書家多佚出之本,無不歸之,收藏遂富甲海上”。
劉氏藏書當以宋版四史最為珍貴。號稱鎮庫之寶。吳昌碩曾為藏書樓題寫了“宋四史齋”。還有眉山刊本《宋書》,張元濟先生印《百衲二十四史》,曾經采納補缺。宋開慶110卷《鶴山先生大全集》、宋淳熙戊戌本《竇氏聯珠集》也都是海內稱絕的孤本。
民國9年至13年,辟地20畝,靡金12萬,在小蓮莊鷓鴣溪畔建成藏書樓。該樓位於南潯鎮西南郊,四面環水,樓呈口字形,是壹座典型的園林建築。清光緒死後,劉承幹捐款在崇陵植樹,宣統頒賜九龍金匾:欽若嘉業。(陸潤庠代筆)劉承幹以此命名藏書樓:嘉業藏書樓。另外他還以重金請到名流繆荃孫、王國維、董授經等考訂校勘。並編有《善本藏書誌》28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