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國學”壹詞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歷史積澱,而且是因時而異、因地而異的。五四的時代精神,現在不能同日而語。所以有位學者提出看法,認為“國學”這個概念經不起推敲。最起碼的壹點,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國學”無法囊括;再者現代學術不斷細化,統統放在壹個籃子通稱之為“國學”,恐怕也難以說清。為此他以為“老老實實叫‘中國傳統文學研究’就很好”,不必另樹充滿民族主義情緒的“國學”大旗。看來不無道理;但好像未能圓其說。
於是我聯想到又壹位學者曾經提出的有關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論述,對“國學”不失為很有見解的詮釋。按中國古老的說法:“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我的理解是,前者是抽象的,後者是具體的;壹個是無形象含有規律準則的意義,壹個是有形象指具體事物或名物制度(據《辭海》釋義)。正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壹樣,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受限於中國的文化傳統。而兩者有聯系,卻又截然不同。正因為中國文化傳統具有變化的、包容的、吸收的方方面面,又經過輝煌燦爛的“百家爭鳴”的洗禮,“國學”於是和傳統文化搭界,同時又以這樣的遺傳基因界定的。至於上面提及主流正統的誤識,完全是出於漢武帝時由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的“壹道同風”的結果。且不說九流十家吧,光是法家壹家,在締造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其作用決不亞於儒家。唯有“儒法互補,儒法交融”,才構成中國專制主義的核心理論——漢承秦制,後世又承秦漢制度;這是中國悠久的歷史軌!
還是這位方家兄說得明白,他說:文化傳統應該是自古以來形形色色的文化現象的總和。“國學”只能包括在其中,而不能等同視之。他還舉例說明:古老的東西只要慢慢失傳了,如《周禮》中的許多規矩、制度,也就從傳統文化變成已死的“文化遺跡”了;外來的東西只要被中國人廣泛接受,與中國文化接軌融合,它就可以稱是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了。比如西服、芭蕾舞之類,我們今天是沒有人會把它看成是傳統文化的,但是再過若幹年,它們就可能像我們今天看胡琴、金剛經……壹樣認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了。儒術當然功不可沒,但是儒家的作用,不過替法家冷酷無情的專制主義為之“節文”,為之“緣飾”點“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使之增加點“人道”,罩上壹層“溫情脈脈的面紗”而已。說到這裏,壹直沒有露臉的文化傳統應該亮相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說白了是壹部封建主義統治的人治社會史;也就是說,中國的文化傳統的最大缺陷是沒有人權,與之俱來的自然是三綱六紀的意識形態。因此封建主義的影響和流毒堪稱無孔不入。直到今天,封建思想的殘余仍彌漫四方,如“家長制”就是。它根深蒂固,驅之不散。這,便是我們的文化傳統。
經過這樣的勾勒,輪廓已經出來了。大致可以這樣歸納:其壹、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影響所及幾乎貫穿於壹切傳統文化之中,並支配著中國人的行為、思想以至靈魂。其二、與傳統文化的豐富、復雜、變動不居相反,文化傳統則是穩定的,恒久單壹的。其三、它已經形成了中國人幾千年傳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習慣和思維定勢。由此可以壹言以蔽之曰“專制主義”。換句話說,那是千百年形成的以王權思想為特征的文化傳統,其積澱比新形成的價值體系還要深厚,因為它是壹種潛移默化的制度。
我認為國學的研究對象是中國傳統文化。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
什麽是國學?雖說百年來不斷在討論,但是並沒有大家都認同的說法,因為這是個新名詞。近百年來,西方文化東漸,產生了西方文化和中國本土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最初用新學和舊學、中學和西學這樣不同的名字來區別。後來又提出國學的名詞,其實也就是中學,也可以說是壹種舊學,因為它是國產的。在壹段時間內,把中國的文化都加上“國”字,比如說中國的繪畫稱國畫,中國的武術稱國術,中國的戲劇稱國劇,中醫稱國醫。
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小漁村
高樓林立的廣州夜景
國學究竟是壹門什麽樣的學問?現代的學科分得很細,有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考古等等。哲學裏面又分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美學……但國學應該歸哪壹學科呢?國學包括了文、史、哲,政、經、法等許多內容,是個綜合的學科。因此按照現代的學科分類,國學很難作為單獨的學科確立它的“名分”。我先簡要回顧壹下歷史:
國學這個概念剛出來的時候,可以稱之為國學大師的就是章太炎(即章炳麟—編者註)。他以傳統的小學作為國學的基礎。小學是中國古代的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也就是閱讀古籍基本的方法。從這裏入手,再學經、史、子、集四部,章太炎認為這就是國學。這樣說有沒有道理?當然有道理。中國文化的傳統,如果我們追根求源,都在這裏。這是比較傳統的說法。梁啟超的思想就更開放壹些,他認為國學應該是中國歷代學術的思想史。後來錢穆傳承了梁啟超的說法。他講的國學講義錄和章太炎先生講的不壹樣:錢穆先生主要講國學思想的轉變。到了胡適先生那裏,國學的範圍就更擴大了,他心目中的國學就是國故學,也就是說壹切屬於中國傳統的學問都叫國學。
在那個時代,知名學者對國學的理解就是不同的。還有這些知名學者研究的路線、範圍不壹樣,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態度、目的也不壹樣。章太炎、梁啟超、錢穆先生研究的目的是弘揚傳統文化,把優秀的成分傳承下來。胡適先生研究國學,他自己講得很清楚,從故紙堆裏刨垃圾,把它們掃除掉。
我覺得給國學定義很難。比如有人認為國學就是西方的漢學(以漢文字為載體的就是漢學),但中國自己也有研究所謂“漢學”的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國學就是研究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把中國所有的學問都叫作國學,那範圍就太大了,應該要把國學的研究範圍限制在傳統文化裏。
盡管這些傳統文化裏有“道”、“器”、“藝”的分別,但是每壹種文化裏面都凝聚著這個民族的、地區的、國家的壹些最根本的東西。文化凝聚了這個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生活樣式、信仰習俗等。壹個民族的價值觀、風俗習慣都通過文化傳達出來。而文化又是歷史的載體。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如果我們把這個文化抽掉了,大家都不認同,我們哪有歷史?所以,文化在整個歷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載體,而歷史又是我們認同這個國家的最核心的東西。鴉片戰爭前,著名思想家龔自珍,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很有研究。他研究這段歷史得出壹個重要的教訓:“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也就是說,後人不知道他自己的歷史,不知道歷史就不認同這個民族、不了解這個國家。
從歷史上看,中國在近代化、現代化的進程中落後了,於是大家就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作怪,把責任推到傳統文化上面去。壹個民族失去了自主性,盲目追求別人的東西,最終的結果就是成為別人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