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鼻疔簡介

鼻疔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鼻疔的癥狀 5 鼻疔的病因病機 6 需要與鼻疔相鑒別的疾病 7 鼻疔的治療 7.1 辨證治療 7.1.1 鼻癤·邪毒外襲證 7.1.1.1 鼻癤·邪毒外襲證的癥狀 7.1.1.2 證候分析 7.1.1.3 鼻癤·邪毒外襲證的治療 7.1.1.3.1 方藥治療 7.1.1.3.1.1 治法 7.1.1.3.1.2 方藥 7.1.2 鼻癤·火毒內陷證 7.1.2.1 癥狀 7.1.2.2 證候分析 7.1.2.3 方藥治療 7.1.2.3.1 治法 7.1.2.3.2 方藥 7.2 草藥治療 7.3 外治法 8 鼻疔患者日常保健 9 醫案 10 關於疔瘡 11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鼻疔的穴位 2 治療鼻疔的方劑 3 治療鼻疔的中成藥 4 鼻疔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鼻疔 1 拼音

bí dīng

2 英文參考

nasal furunculosis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nasal di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furuncle of nose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鼻疔(nasal ding[1])為病名[2]。見《外科啟玄》。又稱鼻癤(nasal furuncle)[1]。是指生於鼻部的癤腫[1]。主要發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其形小根硬狀若釘蓋、頂有膿點如椒目[3]。本病壹般數日內自行破潰,排出膿點而愈[3]臨癥須密切觀察,若因邪毒壅盛,或處理不當可轉為疔瘡走黃的重證[3][2]。

《外科證治全書》卷四:“疔瘡者,言其瘡形如釘蓋之狀也。”

《醫宗金鑒》卷六十五:“此證生於鼻孔內,鼻竅腫塞,脹痛引腦門,甚則唇腮俱作浮腫,由肺經火毒凝結而成。”

4 鼻疔的癥狀

鼻疔生於鼻內或鼻翼、鼻尖部[1]。患者鼻部局限性紅腫疼痛,形小根緊,堅硬如釘,頂有黃白色小膿點[3]。

5 鼻疔的病因病機

《醫宗金鑒》卷六十五:“此證生於鼻孔內,鼻竅腫塞,脹痛引腦門,甚則唇腮俱作浮腫,由肺經火毒凝結而成。”

鼻癤多因挖鼻、拔鼻毛等損傷肌膚,風熱邪毒乘機外襲,內犯於肺臟,內外邪毒壅聚鼻竅,熏蒸肌膚而致[3]。

或因恣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物,以致火毒結聚,循經上犯鼻竅而生[3]。《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頭為諸陽之首,鼻為血脈多聚之處,其脈絡內通於腦,若火毒勢猛,正氣虛衰,或早期失治、誤治,或妄行擠壓,則會導致邪毒走散,入犯營血,內陷心包而成走黃之證[3]。

6 需要與鼻疔相鑒別的疾病

鼻疔應註意與鼻疳相鑒別,鼻疳病變範圍較廣,表現為鼻孔處皮膚潮紅,糜爛、流水、結痂等,故較容易鑒別[3]。

7 鼻疔的治療 7.1 辨證治療 7.1.1 鼻癤·邪毒外襲證

鼻癤·邪毒外襲證(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pathogenic toxin)是指邪毒外襲,以外鼻部疼痛,並見局限性紅腫隆起如粟粒,或瘡頂現黃白色膿點,伴頭痛、發熱,舌質紅,苔白或黃,脈數等為常見癥的鼻癤證候[1]。

7.1.1.1 鼻癤·邪毒外襲證的癥狀

鼻癤·邪毒外襲證初起表現為外鼻部局限性焮紅,或麻或癢,繼則漸次隆起,如粟粒,漸長如椒目,焮熱微痛,根腳堅硬,有若釘釘之狀[3]。

3~5天後,瘡頂現黃色膿點,頂高根軟,多自潰膿出,腫消而愈[3]。

壹般全身癥狀不顯,或伴頭痛、憎寒、壯熱、全身不適、舌質紅、苔白或黃、脈數[3][1]。

7.1.1.2 證候分析

火熱邪毒,襲滯於鼻,蒸灼肌膚,氣血凝滯,聚集不散而成疔瘡。故見局部紅腫如粟如椒,焮熱疼痛[3]。

熱毒久聚肌膚被灼腐成膿,《黃帝內經靈樞·癰疽》說:“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

膿自潰,腫消而自愈,此乃鼻疔常見之順證[3]。

熱毒壅盛,正邪相搏,故證見憎寒壯熱[3]。

由於邪毒上擾,內困清竅而不泄,清陽受阻而不達,故頭痛[3]。

7.1.1.3 鼻癤·邪毒外襲證的治療 7.1.1.3.1 方藥治療

7.1.1.3.1.1 治法

疏風清熱,解毒消腫[3]。

7.1.1.3.1.2 方藥

可用五味消毒飲[備註]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加減治療:方中金銀花、野菊花、青天葵清熱解毒,蒲公英、紫地丁苦寒泄熱消腫[3]。

若疼痛較甚者,加歸尾、赤芍、丹皮以助活血止痛[3]。

若膿成不潰者,加穿山甲、皂角刺,以助消肫潰膿[3]。

若有惡寒、發熱,配入連翹、荊芥、防風以疏風解表[3]。

若病情嚴重,可選用黃連解毒湯[備註]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加桑白皮、生石膏、天花粉[3]。成藥可服牛黃解毒丸[3]。

7.1.2 鼻癤·火毒內陷證

鼻癤·火毒內陷證(nasal furuncle with pattern of firetoxin sinking inward)是指火毒內陷,以瘡頭紫暗,頂陷無膿,根腳散漫,鼻腫如瓶,目胞合縫,局部紅腫灼痛,頭痛如劈,伴高熱、煩躁、嘔惡、神昏譫語、痙厥、口渴、便秘,舌質紅絳,苔厚黃燥,脈洪數等為常見癥的鼻癤證候[1]。

7.1.2.1 癥狀

鼻癤·火毒內陷證患者瘡頭紫暗、頂陷無膿、根腳散漫、鼻腫如瓶、目胞合縫、局部紅腫灼痛,頭痛如劈,並有高熱、煩躁、嘔惡、神昏譫語、痙厥、口渴便秘、舌紅絳、苔厚黃燥、脈象洪數[3][1]。

《瘡瘍經驗全書》卷二:“疔瘡初生時,紅軟溫和,忽然頂陷黑,謂之走癀,此癥危矣。”

7.1.2.2 證候分析

若火毒勢猛,正不勝邪,導致邪毒內陷,則證見鼻腫如瓶、目胞合縫[3]。

繼而毒入營血,犯及心包,則見神昏譫語、煩躁嘔惡[3]。

舌質紅絳、苔厚黃燥、脈洪數,為熱盛之證[3]。

由於正氣虛衰,不能托毒外出,反陷入裏,故見瘡頭紫暗、頂陷無膿,此乃鼻疔逆證[3]。

7.1.2.3 方藥治療 7.1.2.3.1 治法

泄熱解毒,清營涼血[3]。

7.1.2.3.2 方藥

可用黃連解毒湯[備註]黃連解毒湯(《外臺秘要》):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加犀角地黃湯[備註]犀角地黃湯(《備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黃、牡丹皮、芍藥治療[3],以苦寒泄熱、涼血解毒,並服六神丸,每次10粒,每天3次[3]。

如病情發展加重,出現神昏譫語,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以清心開竅,鎮痙息風[3]。

若病程日久,氣陰耗傷、脈象虛弱者,宜生脈散,以補益氣陰[3]。

7.2 草藥治療

野菊花、羊蹄草、犁頭草、涼粉草各30~60 g,水煎服[3]。

翻白草、鬼針草、地丁各30 g,水煎服,以清熱解毒,消腫透膿[3]。

7.3 外治法

1)以內服中藥渣再煎,以藥液熱敷患處[3]。

2)玉露膏[備註]玉露膏(經驗方):美蓉葉研成極細末,以凡士林調成20%油膏、金黃膏塗敷患部,或紫金錠[備註]又名玉樞丹,出《片玉心書》、四黃散[備註]四黃散(《證治準繩》):黃連、黃芩、黃柏、大黃、滑石、五倍子研末。調水塗敷[3]。

3)選用野菊花、芙蓉花葉、苦地膽、魚腥草等搗爛外敷[3]。

4)膿成頂軟者,局部消毒後用尖刀片挑破膿頭(以膿出為限),忌將瘡頂切開過多,以免導致膿毒走散[3]。

8 鼻疔患者日常保健

(1)禁忌壹切擠壓、觸碰、挑刺、灸法及早期切開引流,以免諸經火毒相搏,膿毒擴散,入侵營血,內犯心包[3]。

(2)忌食辛辣炙博及腥葷發物,多吃蔬菜,多飲水[3]。

(3)戒除挖鼻及扯鼻毛之壞習慣,根治鼻病,保持鼻前部清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3]。

9 醫案

《趙炳南臨床經驗榘》;關×,男,34歲。主訴:右俺鼻孔生瘡紅腫伴有發熱八天余。現病史:患者於八天前右側鼻孔生瘡,日漸增大,局部紅腫,惡寒發熱,惡心,大便秘結,口渴心煩,經服西藥後未能控制,局部膿頭欲破漬。檢查:右翻鼻前庭紅腫,中心有壹膿頭,周圍漫腫約2 cm×2 cm大小,體溫38.7℃。脈象細散,舌苔薄黃,舌質稍紅。診為鼻前庭癤腫。證屬肺熱不宣,火毒凝結,(白刃疔)。治以清肺經熱,解毒消腫。藥用連翹五錢,公英五錢,金銀花五錢,野菊花三錢,黃芩三錢,瓜蔞壹兩,生地五錢,甘草二錢。煎服六劑,疔瘡已基本痊愈。用牛黃清心丸,早晚壹丸;梅花點舌丹,晚服二粒,以解余毒,十天後復診,諸病皆愈。

按:白刃疔多生於鼻孔前、屬於肺經毒火[3]。故方中除常用的清熱解毒劑外,另加瓜蔞,因其入肺、胃、大腸,又佐以黃芩、功能清肺熱而潤燥,解毒散結,為治療本例之特點[3]。

10 關於疔瘡

疔瘡(ding deeprooted sore)為病名[4]。又名丁瘡、丁腫、疔腫、疔毒、疵瘡[5]。是指好發於顏面、四肢,以形小根深,堅硬如釘,腫痛灼熱,易於走黃、損筋傷骨為主要表現的瘡瘍[1]。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疔腫》雲:“初起必先癢後痛,先寒後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沈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難治;……經五六日不瘥,眼中見火,神昏口幹。心煩即死也。”陳實功《外科正宗·疔瘡論》雲:“夫疔瘡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發夕死,隨發隨死……”

疔的名稱繁多,證因各異。

按照發病部位的不同而有人中疔、蛇頭疔、虎口疔、鼻疔、紅絲疔等多種名稱[4]。

按照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可分為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療瘡、紅絲疔、爛療、疫疔五種。

疔的範圍很廣,包括西醫的癤、癰、壞疽的壹部分,皮膚炭疽及急性淋巴管炎。疔瘡相當於顏面部、手部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及部分特殊感染,是壹種發病迅速而危險性較大的疾病。若處理不當,發於顏面者易引起走黃危證而危及生命,發於手足者則可損筋傷骨而影響功能。

總的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常用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加減。

詳見疔瘡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