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木香調氣散簡介

木香調氣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萬病回春》卷二方之木香調氣散 3.1 處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錄 4 《醫宗必讀》卷六方之木香調氣散 4.1 木香調氣散的別名 4.2 組成 4.3 制法 4.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4.5 功能主治 5 《風勞鼓膈四大證治》方之木香調氣散 5.1 組成 5.2 主治 6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木香調氣散 6.1 組成 6.2 功效主治 6.3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備方法 7 《病機沙篆》卷上方之木香調氣散 7.1 木香調氣散的別名 7.2 組成 7.3 主治 7.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7.5 附註 8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木香調氣散 1 拼音

mù xiāng tiáo qì sǎn

2 概述

木香調氣散為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3 《萬病回春》卷二方之木香調氣散 3.1 處方

木香、烏藥、香附、枳殼、青皮、陳皮、厚樸、川芎、蒼術各壹錢,砂仁五分,桂枝、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1]。

木香(另研)1.5克 烏藥 香附 枳殼(麩炒)青皮(去瓤)各3克 砂仁1.5克 厚樸(姜炒)陳皮各3克 官桂0.6克 撫芎 蒼術(米泔浸)各3克 甘草0.9克

木香(另研)5分,烏藥1錢,香附1錢,枳殼1錢(麩炒),青皮1錢(去瓤),砂仁5分,厚樸1錢(姜炒),陳皮1錢,官桂2分,撫芎1錢,蒼術1錢(米泔浸),甘草3分。

3.2 制法

上藥為粗末[1]。

上銼壹劑。

3.3 功能主治

《萬病回春》卷二方之木香調氣散主治氣郁,胸滿脅痛,脈沈澀[1]。

治肝氣郁結,腹脅脹滿,刺痛不舒,脈沈。氣郁,腹脅脹滿,刺痛不舒。脈沈。息積病。

3.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同服。

3.5 摘錄

《萬病回春》卷二

4 《醫宗必讀》卷六方之木香調氣散 4.1 木香調氣散的別名

木香勻氣散[1]

4.2 組成

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二兩,藿香、炙甘草各八兩,砂仁四兩[1]。

4.3 制法

上藥為細末[1]。

4.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加鹽少許,沸湯點服[1]。

4.5 功能主治

《醫宗必讀》卷六方之木香調氣散主治七情內傷,氣逆為病,痰潮昏塞,牙關緊急,與中風相似,但身冷,脈沈應氣口,經灌服蘇合香丸醒後,無痰體實者,及寒濕氣滯,脘脹腹痛等癥[1]。

5 《風勞鼓膈四大證治》方之木香調氣散 5.1 組成

木香、丁香、砂仁、藿香、白蔻、陳皮、半夏、枳殼、甘草、姜。

5.2 主治

氣滯嘔吐,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6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木香調氣散 6.1 組成

白蔻仁1兩(去殼,研),檀香1兩,木香1兩,丁香3錢,香附5兩,藿香4兩,甘草2兩(炙),砂仁2兩,陳皮2兩。

6.2 功效主治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木香調氣散功在平肝氣,和胃氣。主治類中風。由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以致氣逆痰壅,牙關緊急,極與中風相似,但身涼,脈沈者。

6.3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入鹽少許。點服。

6.4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7 《病機沙篆》卷上方之木香調氣散 7.1 木香調氣散的別名

木香調氣飲、木香調氣湯

7.2 組成

木香、藿香、砂仁、豆蔻、甘草。

7.3 主治

《病機沙篆》卷上方之木香調氣散主治七情成脹。脹喘,呃逆。

7.4 木香調氣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7.5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