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青帶簡介

青帶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註解 附: 1 治療青帶的方劑 2 古籍中的青帶 1 拼音

qīng dài

2 註解

青帶 病證名。見《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婦人帶下色青,甚則綠如如豆汁,稠粘不斷,氣腥臭之證。亦名帶下青候。多因經產之後胞脈空虛,穢濁之邪乘虛侵襲,或肝經濕熱之邪下註,傷及任脈所致。癥見 *** 帶下質粘膩、色青綠,氣味腥臭,綿綿不斷。治宜調肝清熱利濕,方用加減逍遙散(茯苓、白芍、柴胡、甘草、茵陳、陳皮、焦梔子)。治可參肝經濕熱帶下,濕毒帶下條。

治療青帶的方劑 解濕湯

hītāng處方:白芍2兩,茯苓1兩,雞冠花幹5錢,炒梔3錢。功能主治:青帶。摘錄:《醫學集成》卷三...

霜黃丸

愈。用法用量:如大人患,每服3丸,以醋湯送下,以青帶系3丸於臂上。小兒服1丸,系1丸。制備方法:研細...

女服益母勝金丹

,宜細辨之:大概只知為白帶,而白中略有青色,即為青帶,宜加木香,或少加柴胡;略有黃色,則加茯苓、陳皮...

加減逍遙散

上方之加減逍遙散功能舒肝解郁,健脾利濕。主治婦人青帶,帶下色青,甚則如綠豆汁,稠黏不斷,其氣腥臭。主...

硫黃丸

治:壹切瘧疾。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丸,醋湯送下,青帶系3丸於臂上,男左女右;小兒每服1丸,系1丸。制...

更多治療青帶的方劑

古籍中的青帶 《傅青主女科歌括》:[女科上卷帶下]青帶下(二)

色青者,甚則綠如綠豆汁,稠粘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夫青帶乃肝經之濕熱。肝屬木,木色屬青,帶下流...

《辨證錄》:[卷之十壹婦人科]帶門(五則)

汁,明是肝木之病,但肝最喜水,濕亦水也,何以竟成青帶之癥?不知水雖為肝之所喜,熱實為肝之所惡,以所惡...

《太平聖惠方》:[卷第五十二]治壹切瘧諸方

五月五日午時。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男左女右。以青帶系於中指上。嗅之。其病即瘥。難瘥者。即以醋湯服壹...

《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七]五疸門

結,其汗黃也。黃膽食已即饑,遍身俱黃,臥時身體帶青帶赤,增寒壯熱,此飲酒食過度,臟腑熱,水谷並積於脾...

《幼科證治準繩》:[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客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