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古典學科在學校課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結構主義教育。
古典學科,特指名詞,就是中國古典文學學科的簡稱,具體內容是對古代文獻學、古漢語、古文字等中國古典文化資源進行整合的學科體系。1983年,根據黨中央關於在條件比較好的高校設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批示,西北師範大學抽調中文歷史系部分教師成立了古籍整理研究所,這標誌著我校古典文獻學學科的正式建立。
成績:
1985年以來,古籍所組織中文系、歷史系及有關專家整理出版了“隴右文獻叢書”20多種: 《續敦煌實錄》(李鼎文整理)、 《隴右方言》(李鼎文整理)、 《隴右方言發微》(李鼎文、鈕國平整理)、 《李於鍇遺稿輯存》(李鼎文整理)、 《笠雲山房詩文集》(李鼎文、路誌霄整理)、 《張康侯詩草》(趙逵夫整理)、《隴右近代詩鈔》(路誌霄、王幹壹整理)、 《甘肅人物誌》(趙熒、牛得權整理)、 《守雅堂稿輯存》(漆子揚、王鍔整理)。
《二西堂叢書史地六種》(王晶波整理)、 《李翺集》(郝潤華整理)、 《王符潛夫論譯註》(胡大浚、李仲立、李德奇譯註)、 《李益詩歌集評》(郝潤華整理)、 《人物誌研究》(伏俊璉整理)、 《權德輿詩文集》(霍旭東整理)、 《金石文字辯校釋》(時建國整理); “敦煌文獻叢書”六種: 《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註》(吳福熙)、 《敦煌婚姻文化》(譚嬋雪)、 《敦煌僧詩校註》(汪泛舟)。
《敦煌爭訟文牒集釋》(王震亞、趙熒)、 《敦煌賦校註》(伏俊璉)、 《敦煌邊塞詩校註》(胡大浚、王誌鵬); “古典文獻研究專刊”十余種: 《甘肅文史叢稿》(李鼎文)、 《聲類疏證》(郭晉稀)、 《大金吊伐錄》(李慶善)、 《五代十國文學編年》(張興武)、 《錢註杜詩與詩史互證方法》(郝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