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è huáng tāng
2 《麻癥集成》卷四 2.1 方名瀉黃湯
2.2 組成石膏、梔炭、生地、知母、鮮鬥、黃芩、花粉、甘草、茵陳。
2.3 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幹,口瘡煩渴,熱在肌肉。
3 《眼科闡微》卷三 3.1 方名瀉黃湯
3.2 組成
防風1錢,藿香1錢,陳皮1錢,白芍1錢,甘草1錢,大黃7錢,石膏(煆)3錢。
3.3 主治時行赤眼,脾經濕熱。
3.4 瀉黃湯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古籍中的瀉黃湯 《類證治裁》:[卷之四]黃膽論治盡黑物,桃仁承氣湯。有疫癘發黃,殺人最急,茵陳瀉黃湯、濟生茵陳湯。繆仲淳曰∶時行黃膽,用小麥湯。別...
《推拿抉微》:[第四集·治療法]口瘡證治見前咳嗽方內)導赤散(見前夜啼方內)理中湯(見前泄瀉方內)碧雲散治小兒懸癰重用。蒲黃末洋青黛白硼砂明...
《孫文垣醫案》:[卷三新都治驗]汪東之丈七月初旬虛陽口瘡(有發明)日與客手談過勞,口中生瘡,醫以香薷飲、清胃湯、瀉黃湯、三黃丸、黃連解毒湯、白虎湯、涼膈散。凡治上焦...
《厘正 *** 要術》:[卷四·列證]牙疳,以兒舌在口內搖動者,唇焦舌幹,煩熱便穢,治以瀉黃湯,藿、防、山梔、石膏、甘草之屬。木舌者,舌硬如...
《素問經註節解》:[外篇卷之五]至真要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