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由於中國與周邊國家人民的頻繁往來和交通知識的進步,僧人出國西遊的路線已經不同於水陸。在陸路方面,比如道宣《釋迦牟尼實錄·遺物》中說:唐朝使臣去印度有三條路:壹條是東路,從賀州(今甘肅臨夏蘭州市西北)向西北經漳州(今青海省樂都縣)、吐蕃(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等地,經尼波羅(今尼泊爾)到印度中部。壹條是中路,途經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縣)、甘州(今甘肅省張掖縣)、沙洲(今甘肅省敦煌縣)、曲薩亨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皮沙(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疏勒縣)、棋盤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縣)、加比試。壹條是北路,從長安經瓜州(今甘肅安溪縣)、伊州(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高昌(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屈直(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叢林湖以北的熱海(今蘇聯伊西庫爾湖)、郗鑒(今蘇聯哈薩克領土)、鐵門(今蘇聯烏茲別克領土)、張武。在這三條路線中,第壹條東路是從長安經尼泊爾到西藏,再到印度的路線,這也是唐貞觀、鹹慶李壹標、王玄策等人前後三次前往印度的路線。第二條中路,即從天山南麓的戈壁南路經阿富汗到達印巴次大陸的路線,也是玄奘貞觀十九年(645年)從印度前往長安的道路。第三條北路,即從天山南麓的戈壁北路經帕米爾高原北部到達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路線,也是玄奘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前往印度的道路。在這本書裏可以看到,趙璇、道喜、卞氏、許安泰、玄科、道芳、道生、末底改和尚遊、文成公主、妳娘和兩個兒子、慧倫等人都往西去了,好像也往東去了。第二次下西洋的,還有玄慧、智多伯摩、龍大師和唐僧,還有新舟等人,大概都去了北中。
也有人說,渡海西遊的和尚比陸地上的多。這是因為當時的海上交通由於航海的進步而相當發達。《唐書·地理誌》載有壹段從廣州出發,經過屯門山(香港北部)、錢不老山、靈山、門都國、古洛國、本陀朗州、均圖山農(均在今越南沿海)、洛越國(今馬來半島南端)、佛教國家之間的海峽(今新加坡海峽)的路程。在這本書裏,易經、明遠、易郎、奕譞、會寧、大乘燈、道林等37人主要是通過這條路線西行的。但他們有的從欽州、合浦或膠州登船,有的航行到大陵、佛祖駕崩或世子國,有的航行經過府南(今柬埔寨)、郎家樹(今泰國南部)或大利馬洛國(今緬甸西部阿拉幹地區)等地。
此外,正如《車輪傳》壹書所言,3世紀期間,中國有20多位僧人走了從舒川到中印的路線,即經雲南和四川、緬北邊境到阿薩姆邦的道路。後來慧琳在《音義》中闡述了這方面的內容。
這本書收錄了當時僧人西行所走的不同路線,保存了古代中國與亞洲各國的陸海交通史料,這是本書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