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自幼被庖人所養,長大了也就自然成為有侁氏的庖人。但他與壹般庖人不同,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被時人稱為“賢”,後來連湯也知道了。“湯聞伊尹,使人請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這是的商正在興盛之際,伊尹也願投明主。湯想了壹個主意,“請取婦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為媵。”有侁氏國的國君就糊裏糊塗地把壹個人材作為陪嫁送給了湯。
後來伊尹輔佐湯打敗了夏桀,建立商,成為有商壹代的開國元勛。湯在位29年後逝世了,伊尹又輔佐湯的第二個兒子外丙繼位,外丙即位三年便去世了,伊尹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為王,中壬即位四年後去世,伊尹便立湯的孫子太甲為王。太甲即位後,逐漸不守法度,昏庸暴虐,不仁不義,於是伊尹就把他流放到外地三年,而由伊尹親自代理朝政,史稱“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流放的過程中經過反思,十分悔恨,洗心革面。伊尹立即將其迎回朝,把權力壹起交給他。重新即位的太甲果然以仁義行事,以誠意待人,諸侯們又重新擁護這位國君。這時的商代國力鼎盛,人民安居樂業,伊尹作了《太甲訓》三篇,歌頌太甲的功德。伊尹壹生輔佐了4位商王,死後商王感念他為國家所做的貢獻,用天子之禮來厚葬他。《尚書》序稱伊尹撰有汝鳩、汝方、湯誓、鹹有壹德、伊訓、肆命、徂後、太甲等,